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株洲市政府  发布时间:2011-08-31 05:18:48  作者:不详  【字体大小: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二○一一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篇  现状和背景

第一章  发展现状…………………………………………………1

第二章  发展环境…………………………………………………8

第二篇  思路和布局

第三章  总体思路 ………………………………………………11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11

第二节  发展目标………………………………………………13

第三节  政策导向………………………………………………16

第四章  空间布局 ………………………………………………17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功能布局 …………………………17

第二节  交通布局………………………………………………21

第三节  城镇发展布局 …………………………………………28

第四节  产业布局………………………………………………32

第三篇  主要任务

第五章  两型产业体系建设 …………………………………36

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36

第二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40

第三节  发展现代农业…………………………………………44

第四节  加强园区建设…………………………………………47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 …………………………………………49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49

第二节  加快新农村建设 ………………………………………52

第三节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54

第七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建设 …………………………………58

第一节  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 …………………………………58

第二节  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 …………………………………60

第八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62

第一节  促进就业………………………………………………62

第二节  增加居民收入 …………………………………………63

第三节  社会保障………………………………………………64

第四节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66

第五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 ………………………………………67

第九章  社会建设和管理 ………………………………………68

第一节  加强社会管理…………………………………………69

第二节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69

第三节  民主法制………………………………………………71

第十章  加强文化建设 …………………………………………72

第一节  文化事业………………………………………………72

第二节  文化产业………………………………………………74

第三节  道德建设………………………………………………75

第十一章  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76

第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6

第二节  数字城市建设…………………………………………77

第三节  智能应用体系建设 ……………………………………78

第四篇  发展动力

第十二章  科技和教育 …………………………………………80

第一节  科技创新………………………………………………80

第二节  教育发展………………………………………………82

第十三章  综合配套改革和对外开放 …………………………84

第一节  综合配套改革…………………………………………84

第二节  对外开放………………………………………………88

第十四章  要素支撑 ……………………………………………89

第一节  融资……………………………………………………89

第二节  土地……………………………………………………90

第三节  人才……………………………………………………91

第五篇  规划实施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 ……………………………………………92

第一节  规划组织实施…………………………………………93

第二节  项目支撑………………………………………………94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的攻坚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株洲市委关于制定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我市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现状和背景

第一章  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发展又快又好。一五期间,我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宏观环境剧烈变化和严重冰冻自然灾害等困难,经济发展连续跨上新台阶。到2010年全市GDP达到1274.8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4%,高出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比九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提高3.2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58.531.8,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30.9亿元和8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9%26.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3%,比十五期末提高2.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2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保持全省第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航空、纺织服饰和陶瓷等产业集群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3%。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金融保险、旅游休闲等服务业的投资大幅增加。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8%。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到350家,来株洲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家、中央企业达到15家。进出口总额从20056.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4亿美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建设了一批关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武广客运铁路专线、醴潭高速、衡炎高速、长株高速等竣工通车,杭长客运铁路专线、长株潭城际铁路、衡茶吉铁路、岳汝高速、泉南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沔渡、黄兰等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天然气成功引入市区和醴陵,城市供气综合气化率达93.4%;兴修水利工程 15万处,治理病险水库275座,新增灌溉面积12.6万亩,洮水水库基本建成;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7万人的饮水困难。城市基础设施品质明显提高。神农城、湘江风光带等精品工程已向市民开放,快速环道、湘江四桥、湘江五桥相继投入使用,建设改造神农公园、石峰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新建、改建3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民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了体育中心、广电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银海小学、天台小学等一大批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医院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城镇化步伐明显提速,到2010年末,城镇化率达52%

环境建设成效突出。城乡环境改造力度空前。大力实施五改四创四化三大战役等行动,市区完成全部近200条小街小巷、40公里城市道路、5.6万平方米人行道板、176公里地下管线改造;栽种树木100多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50%;美化临街建筑物1511栋;亮化小街小巷33条;数字城管系统建成运行,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得到完善。各县市加快城市建设,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日趋规范,炎陵县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污染治理力度空前。开展了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清水塘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关停污染企业123家,拆除烟囱284根,对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实施了锅炉、窑炉煤改气。实施城市公交电动化三年(2008-2010)行动计划,420台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2008-2010)行动计划两年完成,先后建成龙泉、河西污水处理厂及五县(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区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7个生活垃圾处理场,全市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3000余吨。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强化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工矿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期末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45/年,达到区划标准(二级)水平。清水塘地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湘江水质持续保持III类标准以上,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摘掉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平台和体系不断完善。争取成为了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湖南传感技术产业基地及硬质合金产业基地等国家级自主创新平台。株洲钻石切削股份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南车株机、硬质合金、时代电气3家公司获评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多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拥有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8家,占全省三分之一,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家,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7%。重大科技攻关成效显著。共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196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39项。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列高端A型地铁车辆。全市累计申请专利16000件,授权7627件,国际PCT专利申请20项,申请总量、授权量、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省第二。

民生事业显著进步。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在全省率先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全面覆盖城乡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教大学城建设积极推进。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启动了医疗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5.3%。一批文化精品荣获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奖,炎帝广场、文化园世纪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炎帝陵祭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5万人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643元和7658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1.8%14.1%,比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了8413元和3701元。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长安杯,公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

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成功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了改革试验的工作体系和推动机制。云龙、天易示范区跻身全省5大示范区之列;白关片区成为首个省级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区;启动开展节能减排全覆盖试点工作;组织开展了城乡统筹、投融资体制、土地经营制度、城区建设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公立医院、户籍制度、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国有企业、集体林权制度等十大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经营,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33%,居全省第一,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对原有投融资平台实施企业化改造,组建了城发集团等八大投融资公司,首次成功发行15亿长期企业债券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国有资产监管、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5%提高60%

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强化推进机制,凝聚合力求发展;三是坚持重点突破,运用战役方式,全力以赴抓发展;四是坚持民生为本,加强公共服务,统筹兼顾共发展;五是坚持先行先试,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活力促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市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产业、产品结构还不够优,传统重化工业、中间产品比重较高;二是城乡二元化格局还没有大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瓶颈制约仍然存在;三是发展后劲还不够强,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投融资无论在总量扩张还是结构优化上,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四是干部思想观念、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

 

 

 

 

1  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属性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一五规划

目标

2010年完成

绝对数

年均速度(%

绝对数

年均速度(%

1

预期性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900

12

1274.8

14

2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1240

16

2200

36.4

3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3

426.8

18.6

4

预期性

全市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3

14

19

5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

 9:52:39

9.7:58.5:31.8

6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

亿元

75

13

130.9

25.9

7

预期性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46

13

85

26.6

8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20

 

20.3

 

9

预期性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

%

60

 

60

 

10

约束性

万元GDP能耗下降(五年累计)

%

15

22.8

11

约束性

城市空气质量

 

达到区划标准

达到区划标准(二级)

12

约束性

城市水环境质量

 

达到区划标准

达到区划标准

13

约束性

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

90

 

100

 

14

约束性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85

 

100

 

15

约束性

城市污水处理率

%

80

 

88.2

 

16

约束性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100

 

17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20.28

 

20.28

 

18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万公顷

17.87

 

17.87

 

19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59.5

 

61.5

 

20

约束性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2

 

50

 

21

预期性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

4

 

5

 

22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以内

 

3.59

 

23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5

 

93

 

24

约束性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

100

 

100

 

25

约束性

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

%

75

 

85

 

26

约束性

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覆盖面

%

75

 

82

 

27

约束性

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覆盖面

%

75

 

80

 

28

约束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

%

80以上

 

95.3

 

29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7.5以内

 

7.5

 

30

预期性

城镇化率

%

51

 

52

 

31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

19643

11.8

32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6

7658

14.1

注:年均速度基期为2005年。

 

第二章  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与进入新世纪的前1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2年、建国以来的61年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将是一个重大的全面转型时期。

全球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国际力量的对比将发生重大变化,围绕国家利益的博弈将使各种国际争端和矛盾交织在一起。伴随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其它国家引发的摩擦和争端将明显增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将改变过度消费的模式,提高储蓄率,推行再工业化。其他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也将与我国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竞争态势。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所降低。世界正兴起新一轮科技创新,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更加依靠科技实力,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等,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我国进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期,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将越来越具体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政策、举措中。我国将在重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重视出口和投资的同时,更加重视内需和消费。国家相继出台了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扩大民间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的经济发展由注重总量的赶超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竞争,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转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投资由主要支持产业发展转向更加支持和改善民生。我国经济可能由高速发展进入中速发展时期。

我省经济增长将继续在中部处于靠前地位,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台阶,进入全国前10位。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实施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行,四化两型战略深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将步入发展新阶段,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等将进一步提高,湖南在全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我市发展进入内生集聚加速发展期,发展格局将出现较大改变。十一五时期,我市实现经济总量过千亿、市区人口过百万,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城市对生态、生产要素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发展模式将出现加速转型,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相关体制机制将发生积极创新和调整。这一时期,既面临大有作为的机遇,也面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国家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在多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如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发展力度,必将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二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实施的机遇。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我市拥有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等多方面的机遇,在我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株潭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有利于我市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业发展。四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民生领域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民生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为我市民生发展带来了机遇。五是全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机遇。我省提出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将为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解决清水塘污染等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带来机遇。六是高铁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武广、沪昆高铁的陆续开通,我市将更紧密地融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发展,也为我市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挑战方面:一是发展竞争压力大。我市相对周边城市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发展后劲方面,还面临较大的压力。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大。我市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突出,相关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受到影响;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瓶颈制约也越发显现。三是改革攻坚压力大。我市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率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改革的责任和义务,在改革的观念和力度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第二篇  思路和布局

第三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按照两型理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的要求,推动由一般的工业城市向综合型产业城市转变,由传统的产业城市向现代创新型城市转变,由产业集中型城市向要素集纳型城市转变,由建筑和人口过度密集城市向森林田园型城市转变,由阶层比较分明的城市向发展共享型城市转变。                

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深入持久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和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示范区。

城市定位的内涵为:一是先进制造业中心。发挥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二是新技术发电和能源供应中心。加快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大核电项目争取力度,发展生物质发电等,完善输变电设施,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能源供应中心。三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职业教育、信息服务、涉农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四是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五是文明宜居城市。大力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型城市化、社会信息化进程,建设环境优良、品位高雅、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城市。

——科教先导。进一步发挥科教工作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放手发展科教事业,强化和提高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城市工程、创新型城市工程、人才支撑工程、教育提升工程等,建设智慧株洲

——产业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围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推动由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型,由传统重化工业为主向两型产业转型,由物质资料产业为主向物质资料产业和精神文化产业并重转型。实施“5115”旗舰工程、新兴产业崛起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园区攻坚工程等,建设实力株洲

——城镇带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树立抓城镇发展就是从战略上促进农村发展、城乡发展必须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和品位,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新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力、品牌力、带动力。实施基础设施支撑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城镇拓提工程等,建设绿色株洲

——民生优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力争社会保障水平全省领先,优先规划安排民生项目,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民生支出,项目引进和布局优先考虑对民生的影响。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就业促进工程、社保全覆盖工程、健康惠民工程等,建设幸福株洲

第二节  发展目标

    2015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本建成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示范区;实现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致力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十二五时期,全市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3%以上,期末达到24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期末达到26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投资达到7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左右。

——调整加速推进。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5554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30%40%左右;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5%;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提高县域经济的比重和县城经济的首位度,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稳定在50%,县城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到期末,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政策全覆盖,基本社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城乡贫困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达100%

——“两型建设实质突破。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基本树立,基本形成两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行为模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五年累计万元GDP能耗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10%;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耕地保有量20.5万公顷

——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应用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占总人口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个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件,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

——城乡社会更加和谐。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二五规划目标

指标

属性

绝对数

年均速度(%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400

13

预期性

2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亿元

7000

20

预期性

3

全市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6

预期性

4

财政总收入

亿元

260

15

预期性

 

结构调整

5

三次产业结构

%

55540

预期性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30

 

预期性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40

 

预期性

8

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

%

65

 

预期性

9

城镇化率

%

65

 

预期性

教育科技

1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8

 

约束性

11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5

 

约束性

12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

2.5

 

预期性

13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6

 

预期性

资源环境

14

万元GDP能耗下降(五年累计)

%

17

 

约束性

1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

化学需氧量

%

10

 

约束性

二氧化硫

%

10

 

约束性

氨氮

%

10

 

约束性

氮氧化物

%

10

 

约束性

16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

17

 

约束性

1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5

 

约束性

18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1.5

 

约束性

19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75

 

约束性

2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约束性

2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50

 

约束性

22

活立木蓄积量

m3

2000

 

约束性

23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20.5

 

约束性

民生改善

24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内

约束性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以内

预期性

26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

万人

25

 

预期性

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

约束性

28

农民人均纯收入

 

14

约束性

29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

90以上

 

约束性

30

城乡居民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以上

 

约束性

31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万套

8

 

约束性

32

每千人医生数

2.8

 

约束性

33

居民恩格尔系数

%

40以内

 

预期性

34

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

65以上

 

预期性

35

人均预期寿命

76

 

预期性

 

3  两型社会示范区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二五规划目标

 

 

清水塘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0

300

500

2

财政总收入

亿元

20

60

25

3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亿元

500

1000

900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0

75

60

5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15

45

55

6

城区人口

万人

18

28

35

7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100

100

100

8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9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100

100

100

10

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

100

100

100

11

万元GDP能耗下降(五年累计)

%

20

20

18

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000

43500

39390

1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00

20000

20248

14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4.5以内

4.5以内

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内

8以内

8以内

16

绿化覆盖率

%

55

30

52

17

城镇化率

%

99

92

99

第三节  政策导向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把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有机结合起来。

扩大消费需求。着眼于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创造有效需求。大力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

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投资更多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切实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居民收入。着眼于构建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稳定型社会结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规模,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节约资源能源。健全节约资源能源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建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完善投资用地制度,根据投资强度实行差别地价,建立差别电价、水价、气价制度。推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实行同地同权。对于节约发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实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加强环境建设。建立区域环境容量评价和监测制度、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大幅度降低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户籍制度,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向农村、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合理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功能布局

市域范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市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以及茶陵、炎陵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镇区规划范围。尤其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范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增量空间。

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炎陵县、茶陵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其他县市区的各类宜农土地、坡度较高的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地区等。坚持做到保护优先、适度开发。

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炎帝陵、神农谷、云阳山、酒埠江等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湘江、渌江、水、官庄水库、洮水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各县市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结构、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土空间,实行强制性保护,禁止大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开发。

专栏一: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具有一定城镇化和工业化基础,能够支撑全市总体发展战略,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城镇化地区。

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或生态功能价值高,关系较大范围生态安全的地区,以及具有较大食物安全保障意义的地区。

禁止开发区。是指对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和自然特色,保障粮食安全,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区域。

 

1  株洲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需求,结合现有发展基础,确定市区及县域发展功能区划。

云龙示范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休闲体验、文化创意和临空产业,建设全国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全省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产业基地,中部地区休闲度假区,建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低碳田园城区、两型社会示范区。

天易示范区(天元区)。以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和健康食品等产业为主,构筑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建设中央商务区(CBD)和栗雨商务区,加快金融、科技、商务、信息等服务业聚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现代科技城区、两型社会示范区。

荷塘区。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涉农产品物流、家居服务业、城郊度假休闲等产业。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建成新兴商贸区、文化宜居城区。

芦淞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服饰、商贸物流等产业,提升芦淞商业品牌价值,加强航空产业基础设施和研发队伍建设,建成辐射中南的商贸物流中心、通用航空科技产业基地。以白关为中心,重点发展服饰加工、休闲体验、绿色食品等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基地。

石峰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有色深加工、物流、节能环保等产业。突出清水塘地区战略性改造,引导现有大中型企业分离外迁部分生产职能,发展总部经济,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城、中南物流枢纽、循环经济试点区。

株洲县。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职业培训,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安全食品产业,推进与主城区的产业和功能融合,建设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市区支柱产业配套基地、城郊高效农业基地。

醴陵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行与市中心城区相向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成为国家陶瓷烟花产业基地、长株潭次中心城市、湘东重要的物流中心。

攸县。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推进规模经营,加速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功能,建设成为经济辐射周边的长株潭次中心城市、能源供应基地、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长株潭旅游观光度假区。

茶陵县。依托交通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建成湘赣物流中心、建材家居产业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炎陵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加快发展旅游业,建成低碳示范县、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生态乐居区。

第二节  交通布局

公路。全市突出一圈、一网,加快高速公路、城际干线道路和一般干线公路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一圈即形成从市区到各县城2小时高速公路通勤圈。续建成界化垄至茶陵县城、分炎、炎睦和岳汝高速浏醴段、醴茶段、炎汝段等;争取建设京港澳高速东移线、长株潭高速南环线、株洲至醴陵、茶陵县城至界首、株洲县朱亭至江西莲花、炎陵至资兴等高速公路,形成高速公路五纵六横架构。

 

2  高速公路五纵六横示意图

 

 

 

 

 

 

 

 

 

 

 

 

 

 

 

 

 

 

 

 

 

 

 


一网即普通公路主骨架网。建成洞株路、铜霞路和天易大道延伸段等,新建炎帝大道(武广客运站至湘潭城际干线),形成城际干线一纵四横格局;建设湘江大道(王家坪至三门)和长株攸快速路等2条一级收费公路,改造G106茶陵至炎陵段等国省干线公路28条,形成国道一纵四横、省道九纵十四横格局。

3  城际干线一纵四横示意图

 
 

 

 

 

 

 

 

 

 

 


 

 

 

 

 

 

 

 

4  国道一纵四横、省道九纵十四横示意图

 
 

 

 

 

 

 

 

 

 

 

 

 

 

 

 

 

 

 

 

 

 

 

 

 


专栏二:

国道一纵四横

1、第一纵,国道G106株洲段;

2、第一横,国道G320株洲段;

3、第二横,省道S320株洲段;

4、第三横,省道S321株洲段及其延长线;

5、第四横,省道S322株洲段。

省道九纵十四横

1 第一纵,醴陵清水江至茶陵东首;

2 第二纵,醴陵瓦子坪至醴陵市区;

3 第三纵,醴陵锉断坳至炎陵船形;

4 第四纵,株洲县芷线桥至炎陵云里;

5 第五纵,长株攸快速路;

6 第六纵,省道S211株洲段;

7 第七纵,炎陵石潮至船形至资兴杨头脚;

8 第八纵,省道S212株洲段;

9 第九纵,株洲市王家坪至攸县渌田;

10、第一横,醴陵塘坊至云龙楠山铺;

11、第二横,醴陵青平村至株洲武广客运株洲新站;

12、第三横,醴陵屏山至天元区竹溪村;

13、第四横,省道S313株洲段;

14、第五横,醴陵早禾塘至株洲县金台;

15、第六横,醴陵美田桥至株洲县古岳峰;

16、第七横,攸县长华至株洲县石灰冲;

17、第八横,攸县柏市至株洲县朱亭;

18、第九横,省道S315株洲段;

19、第十横,茶陵玉子山至攸县高和;

20、第十一横,茶陵晓塘至界首;

21、第十二横,茶陵桃坑至浣溪;

22、第十三横,炎陵荆竹山至草坪;

23、第十四横,炎陵牛头坳至青山。

 

铁路。建设沪昆高速铁路株洲段、衡茶吉铁路株洲段,改造、提升醴茶铁路,在市域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架构。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规划预留从云龙到武广片区的轨道交通通道,在城区形成“X”形轨道交通框架。

5  铁路三纵三横示意图

 
 

 

 

 

 

 

 

 

 

 

 

 

 

 

 

 

 

 

 

 


6  市区“X”形轨道交通示意图

 
 

 

 

 

 

 

 

 

 

 

 

 

 

 

 

 

 

 

 


航空。建设好株洲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炎陵通用机场。

水运。合理布局湘江沿岸客运、货运、游船码头。石峰大桥以北布局若干货运码头;石峰大桥至建宁大桥布局若干客运码头;株洲大桥以南至航电枢纽布局若干游艇码头,形成功能配套的码头梯级布局。

第三节  城镇发展布局

加快中心城区、次中心、县城及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范围。市域形成一主两次、两轴四带,市区形成一体三极、三环七射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主两次、两轴四带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以G106(岳汝高速)、S211沿线(长株攸快速路)为纵向轴,以S313S315S320S321省道及炎陵至安仁公路为四个横向城镇发展带。

7  一主两次、两轴四带城镇发展示意图

 
   

 

 

 

 

 

 

 

 

 

 

 

 

 

 

 


一体三极、三环七射一体三极:突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区的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同时形成三个方向的城市发展极:北接长沙,依托迎宾大道等,建设云龙新城;西连湘潭,延伸拓宽株洲大道,建设新马卫星城;南带两江三镇,规划建设湘江大道,改造提升枫溪新城至渌口道路等,建设枫溪新城和大渌口地区;建设左权大道(红旗广场至沪昆高铁株洲东站),建设白井卫星城。三环七射:通过建设铁东路,完善城市内环;加快中环大道与城市主次干道接口的建设,完善城市中环;以京珠高速、醴潭高速为基础,争取建设星渌大道、株潭南环线,形成城市外环。七射是建好进出中心城区的七条通道,即时代大道、迎宾大道、荷塘大道、左权大道、枫溪大道延伸段、湘江大道以及株洲大道延伸段。

 

 

 

 

 

 

 

 

 

 

 

 

8  市区一体三极示意图

 
 

 

 

 

 

 

 

 

 

 

 

 

 

 

 

 

 

 

 

 

 

 

 

 


9  市区三环七射示意图

 

 

 

 

 

 

 

 

 

 

 

 

 

 

 

 

 

 

 

 

 

 


第四节  产业布局

按照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配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明确、分工协调、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

工业。突出优势产业、优势地区,打破传统的工业围城格局,按照象限布局的思路,优化工业布局,规划引导中环大道以内的工业企业逐步外迁。重点建设一区七园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河西示范园、田心工业园、董家塅工业园、金山工业园。其中:河西示范园重点发展汽车、风电装备、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等产业,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汽车城、医药现代化及健康产业基地、新能源装备基地。田心工业园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变流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轨道交通城。董家工业园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通用航空城。金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电器等产业。七园:包括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建宁经开区、醴陵陶瓷工业园、渌口经开区、攸州工业园、茶陵经开区和九龙工业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重点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建宁经开区重点发展服饰、会展、物流等产业;醴陵陶瓷工业园重点发展陶瓷及陶瓷材料等产业;渌口经开区重点发展机电、基础材料和装备制造配套等产业;攸州工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茶陵经开区重点发展针织、建筑陶瓷等产业;九龙工业园重点发展纺织、材料加工等产业。

10  工业一区七园布局示意图

 
 

 

 

 

 

 

 

 

 

 

 

 

 

 

 

 

 

 

 

 


服务业。在主城区形成一区三圈的格局。一区:云龙示范区,突出建设职业教育、休闲体验、文化创意、临空产业及其它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三圈:内圈,在中环大道以内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和发展层次的提升,重点发展精品商业、总部经济和其它高端服务业等。中圈,在中环大道沿线两侧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批发市场、仓储配送、会展、物流业等,建设中南地区物流枢纽。外圈,在城市外围和城郊大力发展生态住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产业。在县城,根据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人口分布,相应发展旅游业、区域物流业、生活服务业、涉农服务业等。

11  服务业一区三片布局示意图

 
 

 

 

 

 

 

 

 

 

 

 

 

 

 

 

 

 

 


农业。形成一廊三片发展格局。一廊:106国道沿线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长廊。三片:一是城郊高效产业片,在株洲县-醴陵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蔬菜、观光休闲农业和水产品养殖业;二是规模化优质产业片,在醴陵城区以南-攸县-茶陵县城以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规模良种禽畜养殖;三是山区特色产业片,在茶陵县城以南-炎陵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中药材、高效经济林、生态林和特色养殖。

12  农业一廊三片布局示意图

 
 

 

 

 

 

 

 

 

 

 

 

 

 

 

 

 


第三篇  主要任务

第五章  两型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五个千亿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形成四城三基地工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链层次高端化、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15年,力争建成1个千亿级、4个五百亿级、2个两百亿级产业集群,期内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期末,规模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500亿元,5年内再造一个工业株洲。

突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创新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优势优先的要求,整合相关资源,加强政策支持,尽快形成先导型支柱性产业,把我市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0%

——先进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大要素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到期末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致力于建设技术国内领先、产品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城。大力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城市、城际轨道交通车辆,动车组牵引电机与电器,铁路货车,铁路工程机械,轨枕,道岔等产品。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坚持通用车和专用车并举,新能源汽车和经济型汽车并举,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并举,加强品牌培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建成3家以上整车企业,整车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左右,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左右。通用航空装备,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发展直升机、公务机等通用飞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着陆系统等,建设具有民用特色的通用航空城。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健康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巩固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举,大力开发定位准确、市场广阔的产品。积极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发展基地化和园区化。重点发展现代中医药产品、化学药品、规模化肉制品、休闲食品和乳酸菌奶制品。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左右。

——新能源及能源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和抽水蓄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攸县煤电一体化新技术发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发动机制造、光伏玻璃幕墙、大功率电池等产品。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左右。

——新材料产业。立足资源、市场优势,加强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先进硬质合金材料、新金属材料、高分子先进复合材料、陶瓷及化工新材料等产品。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大功率半导体、航空电子、汽车电子、光电元器件等产品,建立半导体功率器件检测中心、IGBT技术中心。

——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于我市产业转型和两型社会建设,抢抓发展机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三废处理、大气环境治理、企业内部环境治理等产品和技术,培育形成有一定影响的新兴产业。

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节能、减排、降耗和增效为目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础化工、建材、陶瓷、烟花、服饰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开发锌及锌合金压延板、钽铌深加工、钨钼制品等。建设钨钼铅锌深加工产业园、五矿株洲铝型材生产和五矿茶陵有色金属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基础化工产业。整合优势资源,推进自主创新,推广先进设备,提高精细加工水平。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浓度、复合型、多品种的化肥和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及其中间体产品,扶持和培育一批下游产业企业,推动化工产业的链条式延伸和发展。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

——建材产业。以节能、节土、利废、环保、建筑装饰功能为方向,以墙体材料革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环保玻璃、干法水泥等建材产品。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陶瓷、烟花产业。陶瓷,加强技术研发,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电力陶瓷、工艺陶瓷、新材料陶瓷,建设醴陵釉下五彩产业化基地、醴陵及茶陵建筑陶瓷基地,打造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陶瓷产业生产、研发、博览中心。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烟花,推进传统烟花鞭炮企业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加快推进企业重组,组建花炮产业集团实行集团化、规模化运作。

——服饰产业。引进和培养品牌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推进零散生产向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服饰产业研发、加工、物流、展示、交易等功能齐全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规范服饰加工区,建设白关服饰加工园区,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饰城。到2015年,实现加工业销售收入和市场成交额累计达到500亿元以上。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省出台的系列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快淘汰落后小煤窑、小水泥、小钢铁、小冶炼、小火电、小化工等一批小企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关闭一批排污设施、生产工艺和设备严重落后的企业和生产线;严格控制新建或扩建高耗能项目,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行为。

专栏三:

实施三大工程

新兴产业崛起工程。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提高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高附加值、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份额大的现代产业体系。

“5115”旗舰工程。对纳入“5115”工程的企业,继续实行特殊政策、特殊奖励和特殊服务,做大、做强、做优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跨越。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成长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强化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聚焦十户重点、培育百户进规、推动千户创办。每年滚动抓好10小巨人企业,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培育100户微小工业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力争每年新创办中小企业1000户。

第二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占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业投资占非农产业投资比重的50%左右。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职教培训、商务服务、涉农服务等

——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投入,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整合现有资源,培育一批专业物流企业,推动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节点体系。重点建设石峰物流园、芦淞商贸物流中心、株洲神农医药食品物流中心、天元工业品物流中心、荷塘农产品物流中心、云龙保税物流区、醴陵陶瓷烟花物流中心、茶陵湘赣物流中心等,将我市建成立足长株潭、面向全省、辐射中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职教培训。依托我市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共建,集纳市内外、国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建设职教大学城,引导我市职教学校集中发展;开展中南地区职业教育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努力建设中部地区职业教育之都。发挥湖南工业大学的优势,落实国家职教培训政策,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力争实现常年培训人数达到7-8万。

——商务服务。加快形成以株洲大桥两端长江路和建设中路为主的“H”形中央商务区(CBD),争取实现集聚市区60%以上的商务服务企业,创造市区60%以上的商务服务收入。积极扶持和引进各类商务企业,培育商务服务品牌,大力发展咨询代理、创意设计、会计审计、评估认证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展会经济,争取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有关轨道交通、两型社会、服饰、陶瓷烟花、中华文化、中医药发展等国际性或全国性论坛。

——涉农服务。健全涉农服务体系,优化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扶持民营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以农产品入市和工业品下乡为重点,推进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大力培育农业技术、信息、流通、作业、代理等专业化涉农服务企业和专业户,推介新产品、新技术、新经营模式。开展制种育苗、农机服务、植保、动物防疫等专业承包服务。

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业。照强化项目、强化特色、强化营销的要求,坚持打好旅游升温战。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工业牌,推进旅游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复合型、效益型转变,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亿元以上。

——景区景点建设。建设和完善炎帝陵、神农城等谒祖旅游景点景区。加快红军标语博物馆、朱毛会师纪念地、茶陵工农兵政府、漕泊兵工厂、李立三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神农谷、神农峰、云阳山、洮水水库、酒埠江、青年水库、官庄水库等生态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围绕陶瓷、电力机车、航空、汽车、发电厂等开发建设工业旅游景点。重视开发云峰湖、大京、湘江风光带、九郎山、仙庾岭等都市休闲旅游景点。加快炎帝陵国家5A景区、神农谷国家4A景区、酒埠江国家4A景区创建,形成一批精品景点景区。

——游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码头、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标识、电子导览、旅游公厕、安全防护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中低档旅游接待宾馆,重点加快市区和主要景区四星级以上酒店建设。改造提升餐饮业硬件设施,提升业态档次。加快特色餐饮业发展,在城市各区和各县市规划建设一条以上特色餐饮休闲购物街区,在重点景区配套建设一批旅游购物中心或市场。

——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红瓷、毛瓷、炎帝系列纪念品、休闲食品、地方土特产加工品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到2015年,旅游商品销售额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旅游营销宣传。建立旅游战略联盟,强化旅游特色项目组合,加快建设韶山南岳炎帝陵井冈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宣传,积极组织到主要客源市场举办推介会,提升旅游产品知名度。加大本地旅行社与外地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力度,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策划组织炎帝文化旅游节、酒埠江山水旅游节、芦淞市场旅游购物节、茶祖文化节、穿越荷塘等一批节会活动,形成持续性特色节会促销。

着力促进消费服务业。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消费更快增长。完善市场体系,优化服务网点布局,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传统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型服务业态。

——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市场布局,加强城乡市场建设,加快形成市、县及乡镇三级市场体系。芦淞区重点按照功能分区、异地扩建、品牌扩播的思路,加快芦淞市场群升级转型,将其改造成为品牌展示、精品销售、洽谈交易、商务服务、购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在中环线附近异地建设批发仓储物流中心,不断扩大幅射范围,增强带动能力。荷塘区重点建设家居产品、农产品、机电产品市场。天元区重点建设图书市场。云龙示范区重点建设花卉市场。对石峰区汇亚广场功能重新定位,建设旧货市场。改造提升醴陵陶瓷、烟花市场,攸县湘东大市场,茶陵湘赣边贸市场。加大投入,进一步建设改造好城乡农贸市场和综合性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全面实施企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商贸连锁。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重视特色和个性商业服务发展,在各区和县城分别规划建设一条以上具有特色的商业服务街区。

——社区服务。完善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发展多层面、多领域、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加快物业管理、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信息咨询等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实体化、社会化。挖掘社区服务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把社区服务业建成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载体。

——房地产业。构建以商品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为补充的住房发展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专栏四:

开展三大行动

标准化行动。以各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为责任单位,开展服务业发展标准化行动,研究制订相关服务规范和标准,推动服务业由经验型、随意型向规范型、标准型转变。到2012年,完成在物流、餐饮等行业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到2015年,基本完成各服务行业标准的制定。

品牌化行动。做大做强芦淞服装市场群和炎帝陵旅游等现有品牌,积极培育新品牌,力争到2015年,打造1个以上有国际影响、10个以上全国知名、30个以上全省知名的服务业品牌。

连锁化行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实施连锁经营,实现从单一区域发展到跨区域发展、从家族管理向职业化管理转变,促进服务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通道,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型连锁超市、品牌餐饮连锁店。力争到2015年培育较大规模连锁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

第三节  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方向,以现代发展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模式、装备技术和专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力争基本实现农用地成建制规模经营,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以106国道为轴线的一廊三片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株洲县醴陵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蔬菜、休闲光农业、水产品和家禽养殖业,建设高效产业片。新建10万亩以上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在五里墩、白关、仙庾岭、云田、松西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争取在白关建设蔬菜产地交易市场。发展水产和家禽养殖业,加快水产品品改步伐,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

在醴陵城区以南攸县茶陵县城以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规模良种禽畜养殖,形成规模化优质产业片和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农业产业长廊。大力推进新增粮食产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攸县、醴陵市、株洲县国家优质稻产业项目,到2015年末,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8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增收3亿斤。以唐人神1000万头生猪产业链一体化工程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重点扶持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的重点乡镇。新建10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推进200万亩油茶林垦复、复壮、品改。发展特色养殖,培育攸县麻鸭、醴陵黑山羊等规模畜禽养殖。在茶陵南炎陵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中药材、高效经济林和特种养殖,形成山区特色产业片。重点建设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加快低产笋竹林改造步伐,建立100万亩高效笋竹林基地。培育形成酃县白鹅、茶陵黄牛等特色畜禽品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在种子培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农机耕作等方面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到2015年,重点培育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协会100个。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有偿、合理、有序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农业合作组织集中,到2015年,经营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达到300家以上。按照作业专业化、专业项目化、项目招标化的要求,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期货+订单等先进的经营模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载体、以农户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纽带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粮食、果蔬、禽畜等行业标志性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培育1家过100亿元、15家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加大对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扶持,支持现代农机企业发展。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生产装备的换代升级,推广机械耕种、收割、灌溉、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土壤改良生物等先进技术,建设一批农机化示范基地,到2015年,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加强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培训,提高农机管理干部、农机服务人员、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专栏五:

开展三大行动

农民素质行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每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到201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50万人。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援助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加强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研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投资创业。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制度,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产品安全行动。重点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食品供应。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地认定,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准出制度。加强动物重大疫情预测预报,完善突发性重大疫情应急反应机制,提高防范和抗风险能力,推进健康养殖。到2015年,农产品无公害率达到90%以上。

优质良种行动。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积极开展良种培育、引进、品种创新、新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重点在粮食丰产、种子种苗等领域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推广优良品种,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良种推广示范区和培育基地。到201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8% 

第四节  加强园区建设

坚持把园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作为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和推动项目建设有效载体。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模式,优化要素配置,持续开展“园区攻坚,努力实现单一工业园区向综合产业园区转变、注重区域政策差别向注重产业政策差别转变、行政化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形成特色布局、全招商、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株洲高新区、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建成1个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450亿的县域工业园区。

加强园区平台建设。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和高效益产出的要求,加快田心高科园、金山工业园、渌口经开区、茶陵经开区等园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把园区基础设施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做到园区规划和环保规划同步实施深化园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工业地产开发商,以项目经营权或商业用地开发权换取开发商对基础设施先期投入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发挥优势,促进优势企业和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扩大规模形成特色使各类专业园区真正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加快园区转型提质。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品牌园区、创新园区、低碳园区,扩大园区影响力,提高园区贡献力,增强园区带动力。在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同时,抓好两型社会改革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好农业园区和旅游、物流、文化等服务业园区。云龙示范区重点围绕文化、物流、休闲体验产业的发展,建设华强文化科技园、创意产业园。天易示范区重点围绕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环保生态产业,建设创新科技园、生态工业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重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国际环保产业园,抓好株洲冶炼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建设好炎帝陵农耕文化园、荷塘区荷文化园等旅游园区。把云田、松西子等条件较好的农业示范片建设成特色农业园区。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树立全域株洲理念,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规划全域覆盖、项目全域布局、投资全域协调,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社会管理社区化、社会保障同城化。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城镇拓提工程,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化、非农产业园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提高城镇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城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15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

完善城镇体系。按照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镇体系,重点建设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3个县城、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和100个千人以上中心村。

——中心城市。围绕形成一体三极、三环七射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扩大规模、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完善功能,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心城市的整体性,加快城区的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云龙新区、武广新城、金山新城、新马片区、白关片区。实施湘江及沿岸渌口、王十万、朱亭、淦田、三门、堂市、雷打石、马家河等“一江八镇”拓城工程。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达到150万。


13  一江八镇示意图


——次中心城市。巩固和提高醴陵市和攸县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的地位,建成我市综合实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和产业特色的次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左权大道,开发沪昆东站片区。加快建设攸县县城内环线,开发攸县东城新区。到2015年,醴陵城区人口达到4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攸县城区人口达到3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

——县城和重点镇。根据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抓好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县城扩容提质。重点建设南洲片区、金(星)桥(边)片区、炎陵火车站片区。到2015年,渌口镇人口达到1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茶陵县城人口达到2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炎陵县城人口达到1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加大对具有区位优势、人口集聚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重点镇的扶持力度,以106国道、320省道、313省道、315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为依托,重点建设沿线淦田、浦口、均楚、泗汾、网岭、渌田、酒埠江、界首、腰陂、鹿原等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一般镇及中心村。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镇区环境。引导适当归并乡镇,推动农村城镇化,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人口逐步向中心镇转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迁村并点,促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建设100个集中居住千人以上的中心村,规划逐步发展成为村级镇。

加强规划管理。加强规划衔接,健全规划协调机制,理顺各类各级规划部门之间的关系。调整核心区规划管理体制,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由市级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县市规划管理工作,各县市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更新规划理念,运用田园城市的理念规划各县(市)县城建设。建立城乡衔接、统一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有机结合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

加强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网络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城市结构调整,最大限度盘活资产存量,扩大增量,激活无形资产。加快推进市政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市场化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经营、管理部分市政设施,逐步建立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强化城市品牌意识,建立保持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探索县城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城发展活力。

第二节  加快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加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和建制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到2015年,全面完成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完成重点建制村村庄规划。严格按照审定的规划指导村民规范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严格宅基地规划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开展农村居住点规划工作试点,参照城镇社区功能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引导散居农民适度集中。大力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打造一批示范点,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一园两区五片的示范建设,即云田生态休闲示范园,松西子新农村示范区、荷塘月色休闲旅游示范区,雷打石至三门、白兔潭至浦口、网岭至酒埠江、下东至枣市、三河至鹿原示范片。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县乡公路和村道分别改造成三级、四级以上公路,实现水泥(沥青)路通行政村率达100%。稳步开展农村公路主干道节能亮化工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完成酒埠江、官庄水库灌区配套改造,新建各县市及云龙示范区等2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全市12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267座小型水库。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沃土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农田建设。建设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基本完成行政村配电网和户表改造。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在农村普遍建立垃圾收集或处理设施,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推进农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到2015年实现宜建沼气入户率达50%。进一步推广使用节能节气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村容村貌和乡镇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和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进一步引导农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核心示范作用。

第三节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统一规划,创新体制,多元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力度,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支撑工程,逐步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综合交通设施。注重铁路、公路、水运协调发展,构筑新型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设施完善、服务多样、覆盖完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建成沪昆高速客运专线株洲段及株洲东站、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衡茶吉铁路株洲段;重建株洲火车站;改造提升醴茶铁路;争取建设田心云龙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试验线,规划并争取建设沪昆高铁武广高铁连接线。

公路。高速公路,围绕五纵六横的基本架构,建成界化垄至茶陵、分炎、炎睦和岳汝高速浏醴段、醴茶段、炎汝段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京港澳高速东移线、长株潭高速南环线,茶陵至界首、株洲至醴陵、朱亭至江西莲花、炎陵至资兴等高速公路。城际干线,建成洞株路、铜霞路和天易大道延伸段等,新建炎帝大道(武广客运站至湘潭城际干线)。普通干线公路,主要建设长株攸快速路和湘江大道一级收费公路,以及G106茶陵至炎陵、S315攸县至分水坳等道路。完成长株潭物流中心配套汽车站、武广客运汽车站、田心汽车站、明照汽车站、庆云客运汽车站及谭家湾汽车货运站建设。加快中心汽车站搬迁步伐。

城市道路。建设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建设东环北路,建成城区东环线,完善中环大道;建设株潭南环线、东环线株洲段,形成城市外环。完成育才路、水仙路、石宋路三期、龙泉路、芦淞路等一批道路的改造;建设株醴路、新文化路等一批与中环大道相联系的道路,启动铁东路、新塘西路等道路建设,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堵塞问题。完成新塘东路、昆仑山路二三四街区、珠江北路二三四街区等道路建设;加快建设长江西路、湘芸路、盘龙路、航空大道、伏波大道、林东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启动建设湘江六桥(黄河南路曲尺)、湘江七桥(渌口湘江大桥)。建设好株洲大道等7条城市对外通道,形成畅通快捷的城市路网。基本完成城中村和社区道路改造。

水运。加快铜塘湾港区、新马港区、白石港区、空洲岛二线船闸,以及客货运、游艇码头建设。疏浚湘江航道,使湘江主航道航运能力达到级标准。将渌水、洣水航道进行梯级渠化,航运能力分别达到国家级、级标准。加强海事支持保障和水运动态信息化系统建设。

航空。建设株洲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炎陵通用机场。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方便快捷地进出黄花机场。

市政设施。城市公共交通。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按照大运量快速线路、组团间线路、组团内线路科学设置多功能的公交线路。加快电动公交、绿色公交、快速公交建设进度,完善好公交站场。建立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人性化、智能化、无污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优化长株潭公交线网,形成城乡一体、城际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力争到2015年公交出行达到全方式出行的40%以上。启动城区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并逐步向县城推广。供水。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供水能耗,全面完成城区水厂工艺设备改造扩建,加快公园、广场、超市、街头绿地等地段的直饮水新增供水设施建设。启动第二水源项目建设,力争在2015年前形成新增供水能力。加快云龙新区供水系统建设,启动攸县二水厂建设。污水处理。完成河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五县市等6个污水处理厂后续建设,建设白石港污水处理厂一期、枫溪污水处理厂一期、清水塘工业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云龙示范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改造步伐,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提高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在有条件的重点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五县市分别建成一座卫生填埋垃圾处理厂。重点镇基本建成垃圾中转站和医疗垃圾废弃物中转站,在农村推广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全面完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能源供应保障设施。电力。加快建设攸县煤电一体化、洮水水电站、龙家山水电站、官溪水电站等新增电源点,提高电力自给水平。大力发展和改造输、变、配电网络,提高株洲城网及农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建设金沙江溪洛渡至湖南直流输变电工程株洲换流站。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燃气。加强天然气源供气保障。完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加快管道天然气供气系统建设,实施株洲市第二门站项目,进一步扩大城区管道天然气覆盖范围至栗雨工业园、欧洲工业园、田心工业园及云龙示范区,并将天然气管道延伸至株洲县渌口镇、醴陵市区和攸县县城。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能源配送中心,实行集中供热供气。新能源。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公共安全设施。人防。对市域重要建筑和构筑物进行人防设计及建设,市域内重要公路、铁路、桥梁、水厂、电站等重要设施都列入重要人防目标。在必要区域建设战争避难地。消防。加强消防站建设,按规定设置消火栓等设施。根据城镇拓展的需要,市区新建4座消防站,醴陵市、攸县分别新建2座消防站,茶陵县和炎陵县分别新建1座消防站。在全市林区加强森林防火,配备必要的灭火、预警及通信设施。城市防洪。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和防洪设施建设,通过清淤、疏浚,对我市境内的二、三级支流河道进行治理;加快推进湘江两岸河堤及霞湾港、白石港、枫溪港、建宁港等内港防洪治理,实施集防洪、治污、景观、道路于一体的城市内港治理建设;新建与加固湘江及支流堤防,使湘江城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县市城镇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

第七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建设

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体制和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第一节  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资源开发和保护。加强地质勘查,大力争取国家对我市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积极推进商业勘查,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探明全市矿产资源的远景和发展潜力,重点加强对煤炭、铅、锌、锡、钽、铌等矿产的勘探,力争储备和开发一批新的矿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老矿山的周边找矿和深部开拓,保持稳产,延长矿山寿命。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打击非法开采、乱采滥挖行为。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查清土地后备资源。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保护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耕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到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20.5万公顷。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快建设备用水源,确保城乡饮用水源安全。

资源节约利用。把节约能源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更新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加快普及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推广绿色建筑,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加强项目建设节能评估,从源头上把好节能降耗关,2015年,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特别是园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2015年,万元GDP用地率下降30%。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技术改造,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用水比重,建立完善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建设节水型城市,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鼓励工业再制造业发展,规划在适当区域集中发展再制造业,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制定可再生资源综合回收产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建立相关约束机制,推行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制度。全面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树立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力创建低碳示范城。

第二节  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环境治理工程,重点抓好主要污染源治理,积极保护好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环境整治。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按有关规定对市区、醴陵市区的工业锅炉、窑炉,实施煤改天然气、煤改水煤浆,在城区家庭普及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继续实施公交电动化行动,推进出租车油改气,控制低空二氧化硫、烟尘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达到区划标准。全面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对“一江四港”实施综合整治。对清水塘地区实施战略性改造,综合采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化改造、关停搬迁等措施,逐步调整弱化生产加工功能,引导发展总部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的污染问题。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严格控制新项目(企业)重金属污染增量。完善污染监控体系,建立区域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及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分级防控体系,对重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加大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加强垃圾处理场建设,控制生活垃圾污染。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大型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好噪声控制工作。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14  一江四港示意图

 

 

 

 

 

 

 

 

 

 

 

 

 

 

 

 


生态修复和保护。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关停禁采区采石采矿活动,恢复采石、采矿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多样性。按照森林田园城市理念,依山就势规划布局城区新建项目,保护利用好城区山水资源。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功能。进一步抓好城区绿化工作,加强城市景观林建设,完善沿江、沿路的绿化隔离带,加强机关单位、企业和小区内绿化,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建成区绿化率保持50%,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第八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扩大均等化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第一节  促进就业

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形成创业带动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城乡统筹就业的机制,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

政策促进就业。突出规划引导,加强就业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公共财政对就业的投入。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的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不断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免费培训、免费信息服务、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或再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全市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创业促进就业。加快转变就业发展模式,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国家创业型城市。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完善财税、金融、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政策扶持,鼓励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者及有一定技能和资金的农民工开展自主创业。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广泛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充实优化全程创业项目库,进一步完善培训+实训+孵化+项目的创业扶持链,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服务促进就业。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服务联网,切实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构筑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实现城区有市场、街道(乡镇)有网点、社区有窗口,形成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开展免费实用技能培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帮助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节  增加居民收入

大力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再分配收入更加公平。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扩大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控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加强培训,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工工资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用地经营权、林权等转让机制,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增加农民资本收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鼓励企业建立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工资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形成机制。建立“4050”城镇失业、城镇低保和残疾失业人员工资性补贴制度,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福利性收入,推进公务员工资体制改革,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第三节  社会保障

按照扩面、提质、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保全覆盖工程,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协调,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扩大社会保险。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市级统筹,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水平,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医疗保险。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实现统一基金征缴、使用和管理,统一医疗保险待遇,统一费用结算和就医管理,到2015年,力争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率达到100%。普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落实对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实施补助政策。失业保险。加快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各类企事业法人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体系范围。工伤生育保险。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赔偿与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和工伤保险政策城乡统一。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建立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互动的机制。把稳定在城镇务工的农村户籍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科学编制保障性住房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政府储备供应制度,建立商品住房项目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按居民收入总额分配的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和租赁补贴标准。发展公租住房,力争到2015年,公租住房占保障性住房的比重达到60%以上,突出解决1万户左右特困户住房问题。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大力推行农村安居工程。

第四节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按照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行动计划(2011-2015年)和公立医院改革攻坚计划(2011-2013年),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使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得到较好满足,致力建设健康城市。

公共卫生服务。完成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市疾控中心疾病监测检测能力达到全国地市级先进水平。加强以“120”为中心的全市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实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及时率达100%。完成城区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妇幼保健体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全面实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计划,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市三医院精神病急性住院诊疗大楼。大力发展无偿献血事业,保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快推进各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完成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门诊大楼及传染病区提质改造,建设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大楼、市三三一医院住院楼。规划建设枫溪新城医院、云龙新城医院、金山新城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突出中医特色建设,将市中医伤科医院建设成为特色明显的中医专科医院,支持各县市中医院创建成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10个省级、3-5个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优化医疗环境。

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现每个县市拥有一个体育馆(场),每个乡镇拥有一个体育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好体育训练基地,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发展健身、竞赛、表演、服务等多功能的体育俱乐部。争取举办全国乃至国际性体育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品牌。

第五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

加强人口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85%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监测机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创新工作模式,实行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市民化服务。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和改善婚、孕检工作,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从源头防范选择性别生育,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切实维护人口健康安全。加强教育培训,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人口思想文化素质。

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会化、机构养老规模化、社区养老专业化的新格局。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在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所以养老为主的福利中心,到2015年,实现每百名老人拥有1.7个福利机构床位。

维护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就业创业帮助,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能力,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女性比例。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积极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学校安全防范、未成年人沉溺网络等问题,加强独生子女的社会行为教育。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弱势群体享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温暖。做好残疾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

第九章  社会建设和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格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节  加强社会管理

改善社会管理。科学合理界定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延伸政府公共服务,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公共财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整合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新平台。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殡葬改革,建立殡葬救助制度,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发挥宗教人士和侨胞侨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建立以三调联动为主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基金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参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职责,鼓励和支持依法自主参与经济社会管理,为政府转变职能搭建承接平台。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逐步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加强引导,把更多的社会组织纳入规范管理轨道,提高社会组织的自律性和诚信度。

第二节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推动公共安全保障机制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全面提高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加强综合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做好对洪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建档、销号制度,提高监管效率。严把高危行业安全许可关,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到2015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度重视和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千方百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推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诚信评价体系、预警及应急体系、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安全监管网络。整合食品药品检测资源,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检测中心建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预警应急能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城。

社会治安防控。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在城市出入口、交通要道,建立重大警情治安卡点,突出解决好重点地区和特殊行业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加快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监测和管理,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国防动员和反恐。大力普及人民防空教育、国防教育基础知识,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健全国民动员体系和反分裂国家、反恐怖袭击应急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力量建设。适时组织全方位、立体化、紧急调配的国防动员应急演练,强化全社会维稳处突能力。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增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推进人防工程、人防信息化体系和人防疏散基地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坚持党管武装制度,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

第三节  民主法制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入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推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识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的决策机制,加快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在民主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政府规章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快行政管理和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强化司法监督,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实施六五普法,增强公民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治素质,形成全社会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诉求的良好氛围,建设法治社会。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全面落实行政程序规定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发挥行政复议在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和加强层级监督方面的作用。健全立、改、废相结合的政府规章定期清理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和有效期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十章           加强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综合实力。

第一节  文化事业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建设神农艺术中心和市图书馆新馆。抓好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市档案馆的提质改造,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和改造各县市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保障力。

繁荣文化艺术生产。按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大力鼓励文化艺术创作。创造良好条件,激励文艺人员创作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原创艺术作品。集中优势资源,创作一批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剧目。建立艺术精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机制,组织好五个一工程奖炎帝文艺奖等评选表彰活动,争取获省级、全国大奖。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整合资源,引导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高质量举办好传统节日系列文化活动,继续打造炎帝文化节、株洲合唱节、周周乐、读书月等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加强广场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彩票之家、校园文化建设,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文化需求。全面开展送文化下乡、演艺惠民等文化活动。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文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保护株洲历史文脉,塑造炎帝陵、茶陵南宋古城、土地革命文物群、醴陵窑大遗址、工业文化遗产等文物品牌。加强保护和开发,加快申报进度,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景区。建立完善地方文献资料征集、保管、使用制度。加强对茶陵火龙、苏区歌谣、思情鬼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利用。做好对客家山歌、龙灯、皮影等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大力扶持档案和地方志事业发展。

第二节  文化产业

以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优化产业资源,壮大产业规模。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

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湖南工业大学的专业优势,在云龙示范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争取在数字媒体、动漫网络、视觉艺术、包装设计等方面形成特色和规模。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外包型文化创意企业和中小型创业企业入驻,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园区与休闲旅游基地、职教大学城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图书音像、广播传媒等文化企业进入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炎帝广场区域发展,建设我市文化教育产业中心。

新闻出版、媒体传播业。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创新机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组建株洲报业集团、株洲广电产业集团。拓展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和印刷发行产业,加快建设印刷工业园,组建一家出版社。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加大无线数字电视建设。加快广播电台、电视编播等设施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大型文化演艺中心,打造株洲广播电视产业群和株洲媒体传播产业的航空母舰。

文化娱乐业。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新的文化娱乐服务项目,发展内容健康、经营规范的文化娱乐业,把我市打造成为长株潭文化娱乐休闲中心。积极引进文化娱乐品牌企业,提升品位和档次,积极引导文化娱乐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连锁经营。大力推进特色休闲娱乐集聚发展,做强千金、万达国际院线,继续培育中心广场娱乐休闲圈、体育路休闲一条街、滨江娱乐休闲区、炎帝广场休闲区等。

文化物流业。大力发展图书、音像、报刊及其他出版物发行销售网络,书画、古玩、钱币等文化产品市场。打造以株洲书城、佳诚数码广场、电脑大市场为中心的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交易中心,以及以中南文化艺术品大市场为龙头的书画、古玩、钱币、邮票交易中心,逐步把我市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文化产品集散中心。

博会展业。兴建文博会展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举办工业产品、农耕文化、陶瓷工艺、服饰商务、包装设计等大型商业会展。引进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策划创办具有株洲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文博会展品牌。积极推进湖湘文化博物馆群及影视文化村项目建设,建设以博物馆群为基础,集旅游、影视摄影以及配套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影视文化村。

第三节  道德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株洲火车头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突出加强市民道德教育,支持社区创办市民文明学校,规范市民公共行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面形成与现代文明城市相适应的文明行为规范。加强诚信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合理扩大信用记录运用范围,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构建诚信社会。倡导人文关怀,培育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进步。树立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做善事的良好观念,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良好风气。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持续抓好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全面提高城乡整体文明程度。

第十一章  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第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布局。

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信息高速网络,推进宽带全程全网,实现千兆进小区、百兆进企业、十兆进家庭,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优化信息通信局站配置,推进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交通干道、大型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扩容网络交换与数据中心等功能型服务设施,建设多频段、多技术体制、平战结合的无线应用平台。加快物联网推广,推进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试点。

 三网融合建设。加快对现有数字电视网络整合改造,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促进业务运营相互准入、对等开放、合理竞争,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分明、科学决策、协调顺畅、高效管理的新型监管体系,促进三网融合的健康持续推进。

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加大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恶意代码防治、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网络数字版权保护、电子数据取证、安全保密检查等产品,移动终端、桌面终端安全防护等计算机安全保护产品,以及面向无线网络的安全管理与安全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对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建立上网身份认证(实名)制,规范互联网运营商和联网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技术的先进性、业务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安全性。

第二节  数字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城市工程,加快建设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核心平台,以及城镇规划、市政建设、社会服务、人口管理、应急处置、治安防控等数字应用系统,为市民提供优质、稳定的数字化服务。

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快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经济数据库等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加快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等综合数据库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司法执法、治安防控等专业数据库建设。建立由接入网关、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服务网关、管理系统等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合应用信息系统。整合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业务和信息系统,建立门户网站与部门业务和信息系统的互动机制,整合建设以中国株洲门户网站为枢纽、以部门和县区政府网站为节点的政府网站系统。把门户网站建成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和实现交流互动的综合业务平台。整合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监控平台和数字城管系统、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城市规划、市政、国土、房屋、环境、绿化等管理子系统,建设城市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震、防火、防空、安全等公共事业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处理特殊、突发、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研究建立信息资源产权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以非政务性服务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市场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或商业性信息服务。

第三节  智能应用体系建设

以产业领域智能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经济领域智能应用系统建设;以基础性、公共性智能应用系统为抓手,推进智能民生应用和公共服务管理应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制造、物流、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智能体系。

能制造。在轨道交通、有色冶炼及深加工、化工、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广适用的信息化辅助设计系统和制造系统,推动制造过程逐步向信息化制造的高级阶段发展。引导有色冶炼、陶瓷、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通过引进、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落实节能降耗措施。积极推动大中型企业应用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应用系统,提高企业领导决策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

智能物流。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铁路物流枢纽为依托,建设一站式行业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基地和物流监管部门中的应用,建设区域性智能物流枢纽。

智能电网。结合电网改造,建立覆盖发电、传输和用电等各环节的电网智能化管理系统,推广应用电网装备全生命智能管理系统、电力设施智能检测系统、电力智能调度系统和智能化远程抄表系统。

智能交通。积极推进交通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公交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电子通关等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开展智能电子车牌的应用试点,加强对车辆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根据公众出行需要建立交通实时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

智能商业。大力发展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建设国际国内贸易服务网络和信息平台,建设集贸易、物流、金融和口岸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贸易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和国家级行业电子商务网站。

智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全面推进面向市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文化、社会保障、供电、供水、供气、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推进各专业应用系统与市民呼叫服务中心、市民卡、信息亭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链接,进一步拓展应用功能和范围。按照全方位、实时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口岸疫情预警体系等智能安保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工商、税务、质监等重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整合,推进经济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提高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四篇  发展动力

第十二章  科技和教育

第一节  科技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把株洲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0家,五年新增各项专利授权超过1万项。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主动参与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通过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多种方式,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我市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国内外大企业研发中心、高技术企业以及拥有高技术专利的国内外专家开展广泛合作。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国家级研究机构,探索建立工业研究院(含汽车、包装、陶瓷、服饰研究所)和农业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优势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在硬质合金、弹性材料、电动汽车、高速铁路系统等行业新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国家级三废综合治理研究机构。依托特色园区,为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县域科技资源,建设全新的农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留学生创业园、火炬创业中心、中小企业促进园、服饰产业园等孵化器的功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加快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城建设,着力建设包装工程、艺术设计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适时启动科技馆建设。

造产业技术链。着力提高制造装备技术水平,形成以轨道交通专有技术为主导,延伸支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轨道交通产业技术链;以中小航空发动机专有技术为主导,延伸燃气轮机成套机组、汽车、陶瓷等相关产业的通用航空产业技术支撑链;着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技术链;着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工艺技术集成,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工业为主导,延伸精细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生物产业技术支撑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实现从保护为主转向鼓励创造、强化保护和促进转化并重。鼓励申请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加快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巩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成果。

第二节  教育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教育强市行动计划和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完善教育体系。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强市目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每个乡镇举办1所公办幼儿园,各县市区分别建设2所公办示范幼儿园,着手建设城市社区和乡镇托儿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和校际间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着力解决城区和乡镇小学入学难大班额、初中择校,以及弱势群体子女上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建10所全省一流普通高中,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高中特色学校。试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相互渗透,推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将职教大学城建设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基地,打造株洲职业教育名片。到2015年,实现职教大学城学历教育在校生8万人。各县市继续办好1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学校。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建成1-2所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至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统筹发展终身教育。以开放多样为特点,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构建并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

优化教育布局。将教育规划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使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做好教育布点,预留教育用地,城区改造优先考虑教育需求,确保教育用地。通过小学扩容、初中创优、高中提质三大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使城区基础教育硬件、师资、质量均达到全省一流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教育资源。根据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中心镇集中,撤并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的学校,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行集中办学。通过合格学校建设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建设,努力扩大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

推行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实施三育工程,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推广快乐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强化学生德育实践,倡导志愿者服务并使其制度化。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和养成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建设市级快乐德育示范校50所,各县市分别建成一个标准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实施人文智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启动课改样板校、科技创新示范校、书香校园建设。建立株洲教学资源库,实现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搭建多样化的创新实践体验平台。开展“阳光体育”,落实学生阳光体育目标,打造“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第十三章  综合配套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推行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城市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改革。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提高行政效率,实现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探索减少县直部门数量。合理归并乡、镇和农村社区。推进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加快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确定考核指标及权重,加大对核心区、重点开发区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生态环保、公共服务、耕地保护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实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对公务员中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用制。探索实行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醴陵市区渌口镇区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两型社会建设改革核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深化村级治理制度改革。以党组织为核心,加强村(居)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稳妥引导两个以上的村逐步归并为一个农村社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林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发证、流转,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房屋的有序流转。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免费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对转户人口实行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政策。完善社保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扩大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改革。推行两型生产、消费、行为等范式,争取成为两型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培育水权、林权等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差别化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建立体现环境恢复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改革,建立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分配、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发展环保和治污专业公司,推行环保设施第三方营运。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加大排污费的征缴及管理。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认证等制度。研究再生资源价格形成和资源二次利用的机制。建立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制度。

财税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改革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加强行政机关资金使用责任审计,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快推行代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减少社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逐步放开社会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市场准入,合理引导中小企业、非公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控制,调整、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建立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建立中心城区工业用地退出和置换机制。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和质量动态平衡。完善耕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整理多元投入机制,争取设立耕地保护资金。创新征地用地制度。坚持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纳入政府土地储备。试行统一的区域征地综合地价,探索建立征地协议制度。探索推行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相对分离的做法。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创新土地市场机制。推行土地市场化配置,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开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权能改革。对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林用地使用权实行财产化、交易许可、市场化流转制度,建立流转交易平台,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转让、抵押等,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利益补偿的机制。

社会领域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选择部分公办学校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强公办学校办学活力。允许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鼓励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健全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实施校长任期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校长职级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健全科学、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有效增加基本医疗服务供给,逐步形成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市场提供个性化和高端医疗服务的格局。建立健全医师资质管理和个人执业制度。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确定和加强市级及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密切协作、对口支援等制度。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第二节  对外开放

继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扩大区域合作。加强省内区域经济合作,加快融入长株潭和“3+5”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与省外地区经济协作,加强与全国各改革试验区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充分发挥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大动脉优势,深化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武汉经济协作区等经济圈的经贸联系,夯实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与台湾的产业合作,促进我市与台湾经贸往来。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以战略的眼光与举措,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

扩大对外贸易。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重点促进轨道交通装备、陶瓷、有色冶炼和农产品等出口。积极审慎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贸易公司,带动产品、技术、劳务出口。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培育以品牌为龙头的出口产业链。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扩大招商引资。建立全市统一的招商平台和协调机制,围绕我市支柱产业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产业发展和产业配套需要,策划招商项目,瞄准国内外大公司、央企和技术、资金雄厚的专业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注重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完善配套政策和奖励办法,构建多元化鼓励政策体系,坚定投资者信心。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机制,着实解决企业在投资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行政办事能力和效率,构建良好的招商环境。

第十四章  要素支撑

第一节  融资

    支撑十二五发展,五年需完成投资7000亿元以上。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间接融资、资产经营、金融创新并举,建立健全投融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增强投融资洼地效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发展建设资金。到十二五期末,争取全市当年投资总额、贷款余额均接近或达到年度GDP总量。

加强间接融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提升壮大融资公司,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融资功能。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及时推出一批前期工作扎实、偿债机制健全、还贷能力较强的建设项目,申请国内银行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加强银政企合作,定期举办银企项目交流推介会,发布政策、项目、融资信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大力提高贷存比率,争取逐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资产经营。积极利用好资本市场争取上市融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管体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思路,加快资本集约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市政项目、公益项目以及特许经营的市场化运作,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有效运作,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金融创新。抓住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机遇,强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做好上市辅导服务,争取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引导上市公司开发好发展项目,争取实现再融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重视发展和利用各类基金,争取两型产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等基金的支持。积极开展金融租赁,促进大型机器和设备的采购或销售。大力推动债券融资,积极争取更多的发债项目和额度。

第二节  土地

支撑十二五发展,五年需新增建设用地7000公顷左右。依法使用土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向国家申报争取更多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旧城区改造,挖掘用地潜力,强化土地批后管理,处置闲置土地。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实行土地集约化、市场化运作,健全土地资源保护、储备、使用机制,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机制,大力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异地占补平衡、地票制等办法,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向城镇流转,在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不过度增加的前提下,保障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第三节  人才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支撑工程。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大力培养和聚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重点加强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发挥老年科技人才的作用。着重在战略投资、企业经营、科技攻关等关键层面,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眼光的高精尖领军型人才。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

人才引进。开辟人才 绿色通道,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广开渠道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引进优秀人才。把人才引进和引资引智结合起来,以重大项目引才聚才。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以及科技工业园等各类人才基地建设,汇聚一批高层次管理、科技人才。加强与国际人才市场的合作,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到我市创业发展。

人才激励。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允许和鼓励各类人才的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逐步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多元人才开发机制。

人才环境。加快人才高地建设,推动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放宽人才政策,形成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着、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培养基金,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健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各项制度。大力支持人才创业。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吸纳和调配作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  规划实施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

《纲要》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敢于负债搞建设、敢于让利促开放、敢于放权活体制、敢于创新谋发展、敢于大胆用干部的发展理念,统一步调,凝聚力量,推进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  规划组织实施

完善规划体系。突出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发挥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的细化功能,健全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共同组成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促进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协调,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发展的实际成效。

形成推动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将规划的指标目标、发展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和各部门,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全力推动规划的实施。把握规划实施的阶段重点,制订实施好年度发展计划,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进度要求和具体政策导向,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按步骤地得到落实。强化信息引导,积极广泛地组织好规划宣传,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

加强评估考核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组织好规划实施的监测和中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保障规划目标实现。将全部约束性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年度列入市直单位绩效考核,对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实行行政问责。

第二节  项目支撑

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项目开发、储备和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形成项目前期工作的合力。精心抓好项目的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按照三个一的要求,建立了株洲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动态储备1万亿元总投资、1000个重点项目、100个综合性工程。确定三个七十二五期项目投资目标,五年累计完成7000亿元以上的投资总量、建设700多个重点项目、组织实施70多项综合性工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补充,形成滚动开发机制。

项目库已收编重大项目1073个,总投资约14100亿元,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约11200亿元。其中:围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建设教育强市,规划建设科技教育类项目63个,投资约56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470亿元;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类项目560个,投资约770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6100亿元;围绕交通、能源、城建、环境治理等领域,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类项目363个,投资约530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4200亿元;围绕文化、住房、民政、卫生等民生需求,规划建设民生社会类项目72个,投资约54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430亿元。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