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炎陵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的报告

来源:株洲市政府  发布时间:2011-05-09 04:40:04  作者:不详  【字体大小: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工作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又好又快、进位争先”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役”,致力“五个炎陵”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实力增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3.32亿元,增长24.5%,超年计划8.5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66.3%,超年计划21.3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增长19.8%,超年计划1.8个百分点。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通过五年努力,全县生产总值从“十五”期末的12.25亿元增加到26.8亿元,增长1.2倍,年均递增14.6%,高出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0.2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4.38倍,年均递增45.7%,大幅高出预期目标27.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从1亿元增加到3.32亿元,增长了2.32倍,年均递增26.5%,大幅高出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

 

  (二)三次产业稳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7.8:32.1:40.1调整为19:43.3:37.7,二三产业发展加快,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生态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规模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9.3万亩,茶叶、水果、药材、蔬菜面积达7300余亩。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22.5%,纺织服饰、有色材料、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50.6%。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增长10.5%

 

  (三)内需拉动保持强劲。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66.3%,五年来投资平均增幅保持在45%以上,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增长19.8%。得益于旅游升温战,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增长迅速,成为三产业主要增长点。全县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增长47%;实现门票收入2897万元,增长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亿元,增长56%

 

  (四)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把握“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机遇,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制、财政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土地经营制度等改革,激发了发展活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年签约引资项目43个,合同引资额35.39亿元,实际到位金额9.8亿元,分别增长2.4%44.4%91.4%。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项目支持,争取项目319个,争取资金5.2亿元。

 

  (五)“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县正式启动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已上报,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顺利推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功;低碳经济先导区(县)的规划已在编制;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工作前期准备正在开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

 

  (六)民生民利持续改善。全县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9元,增长13.4%,超年计划3.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7468元(监测数),增长13.2%,超年计划3.2个百分点。教育强县建设加快。筹集“炎陵教育发展促进金”500多万元,完成4所省合格学校建设,实现所有教学班级装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继续深化与湖南一师、长沙一中的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毕业会考跻身全市前10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96.6%,居全市第一。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改扩建、皮肤病防治所综合楼全面完成,河西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加紧建设,人民医院合作办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0%40%4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全面落实居民健康建档、麻疹强化免疫、孕产期保健等9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文化事业不断加强。县文体中心主体大楼全面完成,氵米泉书院有望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建成80个“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已建成站10个。城区有线数字整体转换全部完成。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完成159套廉租房、150栋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就业局势稳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养老、失业、医疗保障面不断提高,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14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006人;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876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631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全县享受城镇低保对象1561户,2774人;享受农村低保对象3717户,7223人。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能圆满或超预期完成发展目标,及其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驾驭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支撑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骨干企业、大项目不多。二是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农业规模小、品牌少;工业水平低、急需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需加快。三是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重。四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成果需进一步扩大。这些都有待于我们通过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来不断克服,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1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我县而言,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诸多有利机遇。

 

  挑战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在此背景下,经济体制深度变革,社会结构深度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二是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稳中有变,基本着力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总体趋紧,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8%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对我县来说,这些新变化将给本县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机遇方面:一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将把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都有提高。二是我县发展势头较好。“十一五”圆满收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发展质量和速度同步提升,GDP年均增速达到14%以上,财政收入突破了3亿元,工业经济增长强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增大,一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和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我县2011年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考虑我县的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并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衔接,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工作目标增长14.5%

 

  ——财政总收入增长15%,工作目标增长2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工作目标增长3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工作目标增长23%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工作目标增长20%以上;

 

  ——旅游接待人次增长20%,工作目标增长25%

 

  ——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工作目标增长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监测数)均增长14%以上;

 

  ——城镇化率达到3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三、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四大战役”

 

  力促旅游更升温。确保红军标语博物馆4月开馆试营业。加快推进和一国际大酒店、神农湾酒店、天华宾馆、神农谷旅游综合开发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启动鹿原陂小镇综合开发、炎陵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开发拜华夏第一祖、走井冈第一站、吸亚洲第一氧、登湖南第一峰等四大旅游产品。强力推进“五大旅游创建”工作,神农谷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其他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强化旅游营销,精心策划好清明省长公祭、重阳祭祖、首届中华文化论坛及中国湖南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井冈山干部学院在炎陵设立革命传统教育教学点,深化旅游区域合作,加大营销宣传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动旅游规模、旅游品牌、旅游市场、旅游人气再升温。

 

  力推园区再攻坚。启动九龙工业园西园区开发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实现创业园投产企业5家以上。强力推进部门检查审批制、园区建设部门负责制和证照办理“全程代理制”,建设劳务市场,建好银太物流园,完善园区功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加快时代高科、光大服装、光大楼宇工业、安东尼服饰、河北硬材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整合竹木加工资源,扶持发展10家以上竹木加工规模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建设竹木精深加工园。实质性运作好林产品实验室,鼓励企业创品牌、创名牌,做大竹木精深加工业,做强林工产业品牌。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推动纺织、材料企业升级改造,扶持规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清洁生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力抓城镇再提质。启动外环线建设,完成圈内土地规划储备;启动炎陵东路延伸段、人工湖、火车站站前广场及道路建设;加快东城区开发步伐;完成坎坪路延伸和解放路延伸段建设,拉通北环路;完善县城市政交通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开通县城至炎帝陵的旅游公交线路;加快市场建设,完成边贸市场一期扩改工程,新建坎坪农贸市场;完成原副食品公司和搬运公司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及地下管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旅游工艺品一条街和风情街建设,完成草坪河二期景观工程和县城示范街的风貌改造工程;完成三河—鹿原示范片民居风貌改造,逐步统一城乡房屋建筑风貌;支持和鼓励文化名镇和特色乡镇的规划建设,提升城镇品味。突出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大城乡拆违、城区征迁环境、户外广告、农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成果,启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力攻交通再加速。积极向上争取交通建设项目,启动大院至梨树洲旅游线路建设。建成分炎、炎睦高速公路,加快炎汝高速、衡茶吉铁路建设,完成G106县城至槽里段、G106衡炎高速路口至炎帝陵牌坊段、S322牛岗排至资兴深坳段改造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启动通组公路建设。启动建设物流中心二级站场和炎帝陵客运站。加强公路管养,抓好交通安全生产。

 

  (二)加快项目建设,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要珍惜近年来在抓投资、抓项目方面形成的好氛围和打下的好基础,力度不能减,劲头不能松。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扩大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上级政策研究与对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引导县内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提高我县存贷比;舍得让利于民,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的投资环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株洲市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为契机,加快建立招商项目库和招商网络,大力开展领导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和网络招商,瞄准国内外技术、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强化亲商、护商理念,围绕重大项目和优势项目,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大力推行“领导分工项目化、专业管理联动化”项目管理模式;加大投入,高标准、全方位地做好规划、设计、可研、节能评估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商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创新招商引资绩效激励新机制,强化项目的督查考核,督促项目加快落地。突出抓好鹿原陂小镇、九龙西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促火车站站前商业广场、服饰工业园落地。四是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将投资引导到农村水电路、支柱产业、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领域,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三)加快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稳定粮食发展,力争完成21.5万亩播面和8.8万吨总产量。进一步抓好高山水果、笋竹林、绿色无公害蔬菜、名优茶叶、中药材等生态特色农业的提质扩面,新扩、改良果茶面积1500亩,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5000亩,生产面积10000亩,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1个。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密花五星级休闲度假村、鹿原葡萄园、三河花卉苗木基地。加快白鹅产业发展,扩大酃县白鹅品种优势,提高白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福来喜鹅业上市。引进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林、笋竹林、花卉种苗基地规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四水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加快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争取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启动水口中低产田改造、县城与炎帝陵防洪工程建设。推进下村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水电增效减排工程。实施防汛信息化工程,启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督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新一轮1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抓好两项制度衔接试点、产业开发和贫困村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乡村道路和危房改造建设。启动三河镇星光村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三河、鹿原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四)加强和改善社会事业建设

 

  教育:创建9所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1所省级示范性农校,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中心幼儿园和1所农校,启动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文化: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完成文体中心建设,新建通信基站26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继续实施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送戏下乡等惠农文体项目建设。卫生: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调整乡镇卫生院运作方式。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成河西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力争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制度,加快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建设,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就居: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廉租房120套,启动城市、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启动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活动,实现县内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认真开展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健全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和问责机制,深入开展“县长接待日”活动,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突出问题。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做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推进“平安炎陵”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努力维护全县大局和谐稳定。

 

  (五)着力优化环境,提升发展潜力

 

  优化生态环境。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和能耗审核关,环保影响评价执行率和环保“三同时”合格率达100%,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重点工程,抓好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步伐。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规范林地流转,深入推进“八大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整治矿山开发、河道采砂秩序。完成炎帝陵地质灾害防治二期工程。加快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治理。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保护。

 

  优化融资环境。深入开展金融创安活动,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采取注入经营性资产的方式,做实做大城投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融资主体。突出加强土地的储备、出让工作。规范银太小额贷款公司、县信用担保公司的运作,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强对福来喜鹅业有限公司的上市引导。鼓励和扶持专业评估机构、信用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发展,推广普及涉农、涉林商业保险,建立市场适应能力强、功能不断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优化政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企业至上”的意识,继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抓好“县长热线”工作,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完善社会监督投诉和跟进机制;推进政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构建“落实政策零折扣、管理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问题零缺位”的投资发展环境。

 

  (六)推进重点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着重抓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发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旅游管理体制,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创新。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理念跨越、思路跨越、机制跨越推进发展跨越。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精简效能的执行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和权责统一的问责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有为。创新经济发展体制。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组建旅游、林业、交通、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投融资公司;加强碳金融与碳经济的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提高人民收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切实深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全面推进统计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契机,加强与长株潭和省内其它区域经济合作,加快融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充争利用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品牌,加强与井冈山、南岳、资兴、黄帝陵、张家界等旅游景区合作,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衡炎高速公路、衡茶吉铁路、武广高铁等交通优势,深化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武汉经济圈的经贸联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逐步发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炎帝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中华文化论坛,以文化为纽带,积极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华侨聚集区域的经贸、文化合作与交流,提高炎陵经济外向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在生态项目建设、发展碳汇经济方面,力争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