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跨越发展的五年 成就辉煌的五年

来源:株洲市政府  发布时间:2011-01-11 03:08:01  作者:不详  【字体大小:

    当“十一五”与“十二五”交替之际,在这继往开来之时,回眸“十一五”辉煌足迹,展望“十二五”美好远景,对于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攸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成功化解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和应对种种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困难,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愿景,经济增长创造了“超常规”的惊骇速度,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各项预期目标,在攸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十一五”攸县县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快速增强。一是经济总量增长提速。全县GDP从“十五”末的74.33亿元发展到“十一五”末的161亿元(预计数),比上期增长2.17倍,平均增速达到16.7%,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个百分点,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升了6.5个百分点;人均GDP从“十五”末的9980元增加到“十一五”末的23184元,同比增长了207%,人均GDP跻身于全省第一方阵;2006、200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分别位居全省第九位,2008年、2009年跃升到全省第八位,据推算2010年综合实力有望进入第七位。攸县城关、黄丰桥、莲塘坳3个乡镇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十强。二是财政实力稳步增强。全县财政收入从“十五”末3.51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末10.5亿元,五年增长了近3倍,平均增速达到了22.7%,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高了2.7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从“十五”末467元增加到“十一五”末1346元,五年增长了2.88倍,人均财政位居全市前列。三是社会财富渐趋殷实。“十一五”末全县银行储蓄存款额达到94.25亿元,比上个五年计划期增长了246%,净增加55.92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22.13%,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高了0.53个百分点;人均储蓄额从“十五”末4505元发展到“十一五”末12083元,五年来翻了近3倍,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全面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紧扣“建设湘东南次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工作目标,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大手笔推进的势头。一是城市功能大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县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广场、道路、公园绿化建设速度创历史之最。累计完成广场建设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其中攸州广场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全市县级最大的广场;城镇累计绿化面积达到439.7万平方米,净增加绿化面积121万平方米,增长了3.63倍;人均绿化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比上期增加了1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78%,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全县城区道路累计完成提质改造122公里,城区主干道路面提质改油工程累计完成7000万平方米,新拉通城市道路7公里(长鸿路、滨江大道、新城路、望岳东路);还有正在开工建设的城区内环路和二环路以及在建的污水处理厂和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城市功能设施的建设有序铺开。人居环境得到极大优化,开放的城市风景线渐具雏形。二是城市投入大手笔。“十一五”期间,紧扣城市建设工作目标,采取了新理念、新举措、新动作,城市建设累计投入23亿元,比上期增长325%,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高了215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入占“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63.1%。对一批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的工程设施进行了大手笔投入,投资近3.5亿元建设完成了洣水二桥、河堤及沿江风光带、城区主干道路“刚改柔”、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工程项目。三是住房建设大增长。“十一五”期间,房地产累计投入20.5亿元,比上个五年计划期增长85%、新建商品住宅面积148.19万平方米;农村住房建设累计投入近40亿元,同比增长156%,比上个五年计划期提高了50个百分点;廉租房建设累计投入近1个亿,建设完成廉租房2024套,共计10.12万平方米。四是城市化率大提高。“十一五”末我县城镇化率达到46.6%,比上期提高了7个百分点。

  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十一五”期间是我县有史以来项目实施最好,投资水平最高的时期。一是社会投资跳跃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302亿元,年平均增长31.7%,同比上个五年计划期翻了近三番,年平均增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历史性的最好水利。交通、通信、电力、城市功能等基础实施建设成效显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了有效缓解;其中工业技改投入大幅提升。工业技改累计投入13亿元,比同期增长255%,比上期提高了155个百分点,这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公路建设成效斐然。五年道路建设累计投资近27.2亿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50公里(含村级公路),比上期净增加1270公里,增长158.3%,成为全省第一个率先完成村村通公路工程,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个通过自筹资金方式全面完成组级道路水泥硬化县,基本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水泥路。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农业水利建设累计投入3.73亿元,完成了103座大型病险水库的加固、7.7公里大型骨干河道治理工作,新建12座大中型水库,新增蓄水能力1093万立方米,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10.65万人。农田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完成了7.81万亩水田改造建设,其中改造中低产田6.8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1万亩。四是园区效应渐趋显现。园区开发建设是我县“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之一。县城工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5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39.2%。全县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8亿元,完成了道路硬化16.95公里,架设了供电线路16.49公里,铺设了供水管道15.82公里和14.83公里排污管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平台;到期末,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39家,从业人员6200余人,实现增加值10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4%,工业园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效应日渐显现。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为17335元,比2005年的8733元增加了8602元,增长了98.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纯收入为8880元,比2005年的4569元增加了4311元,增长了94.4个百分点。二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随着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需求全面提升。全县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5903元提高到2010年的12415元,增长了1.1倍,年均递增12.7%。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0.1%下降为2010年的28.2%,下降了1.9个百分点,居民已经向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三是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我县农村自来水受益村的比重由2005年的80%提高到2010年的95%;通水泥路的村的比重由2005年的27%提高到2010年的99%;行政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远程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7.5平方米,比2005年扩大了16.4平方米,增长了32.1%。四是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我县有大型零售超市7家,其中包括步步高等全省著名连锁企业,中型超市35家,三星级宾馆4家,其他中小型宾馆300余家。2010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亿元,比2005年的22.2亿元增长35.5亿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14.7%。

  经济结构渐趋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定位,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全县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6.1:36.3:37.6调优到2010年的17.1:43.6:38.3。三次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进一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一是工业主导地位稳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强,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5%,工业税收占全县税收的69%。工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20家增加到2010年的265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有18家,占工业产值比重为16.5%。采矿、木制品加工、冶炼、医药、建材和能源等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62%左右,资源型工业的科技含量显著增加。二是园区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园区入园生产企业21家,完成产值2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15%,增加值为1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4%;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入园企业逐渐增多,今年下半年又有深圳市瑞格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上福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东莞市奥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攸县奇瑞实木家私有限公司等四家规模企业签订了落户协议。这四家企业预计总投资达5.1亿元,年实现利税近3千万元。三是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在GDP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由2005年的37.6%上升到2010年的38.3%。全县三产业的增加值由2005年的27.9亿元至2010年的56.6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1.9%。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一是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全面推进。加快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合格学校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9年制义务教育、青壮年扫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竞技体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5%,成为全省第一批数字化电视县。全县共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1万人,比前五年增加0.2万人,增长12%。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省知识产权试点县验收。二是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大幅改善。五年来,全县城镇就业超过1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7%,“五保六项”参保人数达到31.7万人(不包括新农合),落实城乡低保对象132734人,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270元,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人,正式启动了新农合协议筹资试点工作。新建农村安居工程490户,城镇廉租房2.7万平方米。三是医疗计生事业成效显著。“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婚检工作全面推行。计生工作积极采取业务综合改革,实施信息数据网络化录入和人性化管理,在各个行政村建立服务室,加大奖励扶助比例,已累计发放各项扶助资金257余万元,计生率保持在86.9%以上,2009年实现计生工作“重返省优”目标。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