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艰苦奋斗70载株洲农村焕新颜

来源:株洲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10-10 15:10:25  作者:统计局  【字体大小:

艰苦奋斗70载株洲农村焕新颜

——新中国成立70年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农业篇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株洲市广大的农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昔日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谱写了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广大的农村天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一、农业经济实现大发展,从贫穷落后的湘东乡村蜕变成物产丰饶的湘东明珠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株洲市农业经济一年一个面貌,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的历史性转变,由一个湘东小乡村发展成为今年的湘东明珠,农业经济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全省前列。株洲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吨粮地级市,辖区内的醴陵市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批全省十强县。一块块金字招牌无不彰显株洲市农业经济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果盘子更多彩,无不体现着株洲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

(一)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有0.7亿,随着改革开放,农村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力不断解放,农业经济发展开始逐年提速,到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到7.1亿,到1984年破10亿,2004年破100亿。十八大以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求量质量同求的转变,农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到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到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7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97倍,年均增幅(剔除物价因素下同)达到5.1%。据测算,当前全市每1天就可以创造出超过1949年全年的农业生产总值。

 

(二)主要农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1、粮食总产连年增产丰收

1949年,株洲粮食总产量仅为30.3万吨,亩产仅为118.9公斤/亩,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杂交稻、高档优质稻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全市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不断上升,到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71.2万吨,亩产461.9公斤/亩,分别是1949年的5.6倍和3.9倍,有效地解决了全市人民的温饱,有力保障了市场的供给。1990年,醴陵市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级市。1995年,株洲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地级市。醴陵、攸县、茶陵、渌口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区),株洲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湘东粮仓

 

2、经济作物从单一走向多元

1949年,株洲市经济作物还处在传统耕种状态,大多都是一些当地传统的经济作物,各类经济作物仍处在低产出,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生产状态,改革开放后,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热情不断攀升,全市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经济作物开发的品牌意识,区域集群意识逐渐浓厚,逐步形成了炎陵黄桃、神农茗茶、正果柑橘、雩仙果脐橙、锦南西甜瓜、乔橘子金银花、慈峰有机绿茶等为代表的地方品牌,涌现了一批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建成了茶陵万樟园林特色休闲产业园、炎陵高山红茶产业园、醴陵浦缘特色蔬菜产业园、攸水桑草种养加特色养殖产业园等44个农业经济特色产业园,经济作物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到强、集群发展的态势。截止到2018年全市油料产出总量达到6.9万吨,为1949年的12.5倍,蔬菜产出总量达到309.8万吨,为1978年的7.9倍,水果产量32.9万吨,为1949年的387倍,不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3、畜禽生产规模稳步提升

通过70年的发展,株洲市畜牧业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伊始的自给自足逐渐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生猪外销量达200多万头,生猪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第一大支柱产业。株洲畜牧业生产闻名三湘,叫响全国:全市4个县(市)有3个县(市)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按县(市)数计算,在全省比例最高。畜牧养殖从散养转变为规模养殖,养殖品种由单一的生猪养殖转变以炎陵白鹅,攸县麻鸭、茶陵黄牛、醴陵黑山羊为代表的多品种养殖,养殖产业由副业转变为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了以唐人神、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响彻全国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受此带动全市肉类产出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1949年全市肉类产出0.77万吨,到1978年发展到5.5万吨,1988年肉类产出突破10万吨,1997年突破20万吨,截止到2018年全市肉类产出30.3万吨,为1949年的39.6倍。

 

(三)农业科技含量稳步提升,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1、农业科技推广不断深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株洲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应用问题。1959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指示后,即以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为中心,不断加大科学种田措施。改革开放以后,明确提出把科技兴农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进入21世纪,全市基本形成以市、县农技部门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推广站为骨干,以村农科组为基础,以示范户和专业协会为辐射点的四级一户农技服务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推进再生稻“211”工程和推广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绿色高产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等方式,科技兴农,科技惠农进度不断加快,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农技服务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2、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大市,株洲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排位一直靠前。然后,长期以来,株洲人引以自豪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本世纪初,全市农产品销售尚以竹卖根、橘卖筐、鸡卖叫、猪卖跳为主。 2005年开始,株洲市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坚持做大做强龙头。市财政每年都要安排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全部用于扶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一些规模大、前景好的加工企业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共培育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19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4家,市级154家),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土地流转,扩大基地规模,加工企业由此有了更多的原料基地,农民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新模式,全市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941 家,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得以实现有效连接。至201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10家,规模以上企业243家,株洲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233亿元。

3、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日俱增

1949年,株洲境内攸县、茶陵各有的一台小型柴油抽水机和茶陵界首镇、株洲镇解放西街一带几台碾米机是稀世珍宝。建市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积极发展农业机械。1952年,人力打稻机、喷雾器等半机械化农机具引入境内。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全面落实,农机化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障碍。1982年,明确允许农民个体、联户购买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进入民办为主的时期。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不断重视,农机化事业步入快速发展之路。从2000年株洲市首家联合收割机服务公司的成立,到2002年我市首次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带动了农机事业发展的高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不断刷新纪录,农机应用的范围不断延伸,农机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了4076台,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万台,水稻插秧机拥有量达到961台,水田耕整机械达到2.06万台。201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2.9万千瓦,为1954年的3829倍。

4、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株洲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家庭作坊式农家休闲业开始在株洲逐渐兴起。随着旅游升温战役打响,休闲农业应该发展机遇期,成为株洲新农村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经营主体培育、星级农庄创建、经营收入、带动就业和农户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垂钓采摘、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为主体的休闲农庄。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庄发展到144家,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4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家,国家五星级农庄7家,国家四星级农庄6家。2018年,实现经营总收入达15.4亿元,年接待游客947万人次,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二、农村面貌换了新颜,从传统落后的田间地头蜕变成生态宜居的现代村落

70年前,株洲农村凋敝落后,百废待兴,通过70年的奋斗,大地变绿了,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新了,村庄变美了,广阔的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消灭了无路村、无电村;2007年顺利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饮清洁水目标;2012年,启动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攸县城乡同治经验得到全国推广。如今全市农村正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推动新农村的各项建设,深刻变革农村的面貌。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一是道路网建设四通八达。解放前夕的株洲镇没有一条直通外埠的完整公路,直到1953年,经过艰苦奋斗终于修建成了株易公路。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农村交通网络逐步健全,县域1小时、市域2小时通勤圈基本雏形。到2018年底,我市实现了乡镇通畅率100%、行政村通达率100%,公路总里程近1.4万公里。十八大以后,全市上下正在加速推进四好公路建设,农村道更宽、路更直。二是水利网建设稳步推进。70年来,全市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逐年按计划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加强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2018年,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27万亩。不断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农村饮水安全稳步提升。2018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突破。三是能源网建设日新月异。70年来,全市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分批完成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加速新能源利用,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和小型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县域及中心镇天然气管网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其他清洁能源为辅的多渠道能源供给体系。四是通讯网建设快捷通达。70年来,全市不断加大对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投入,宽带入户、4G网络、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一批新生事物走进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日千里。当前全市正加大推动农村三网融合、强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融合应用。推动自然村有线电视、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网络正一步步改变农村面貌,让以前闭塞的农村融入到地球村2018年全市光纤进行政村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村4G网络乡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农村人居环境日益美好

70年来,很长一段时期农村社会片面关注农业经济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脏乱差成为农村的代名词,上世界90年代提出新农村建设,首次把村容村貌整治纳入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市上下把农村环境整治放在了突出位置。2012年启动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8-2020)三年实施方案。2018年全市已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5个,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能力超过40万吨,改造卫生厕所10935个,修护重金属污染土地4万亩,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8.2%,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640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88公里,完成安保工程400公里、改造危桥30座,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50个。整修五小水利228处,解决和巩固2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推动,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示范乡村38个,以醴陵市沩山村、攸县泉坪村、茶陵县双元村为代表的成功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70年来,全市在乡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普惠制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如雨后村笋般成长起来,结合脱贫攻坚战略,基本实现了人人有书读,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8.7%二是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70年来,全市已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对县乡两级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以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能力,稳定和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改变了长期以来看病远,看不起的窘境。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与日俱增。70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基本完善,2018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288.5万人,乡村最低生活保障达到360元,保障能力位于全省前列。

三、农民生活富起来了,从缺衣少食的贫穷社会蜕变成富饶文明的小康社会

70年来,株洲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全面推广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升了农民收入,2006年取消农业税,改变了2600余年的皇粮制带动了农民增收。70年来,农民生活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农民收入成几何倍数增长,完成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三级跳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多

1、农民创收途径不断增多。

2002年起我市逐步取消农业税,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此外,还加大了对农民种粮、购置农机具等的直补,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带动农民增收。

2、农民务工收入逐年提升

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城镇用工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医疗、保险政策,从而引发了三次大的民工潮,目前我市外出流动打工的农民工从70年代的几万人上升到80年代的十余万再到90年代的四十万,现在已达到七十余万,成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主力军,劳务经济产值近100亿元,占农民收入2/3强。

3、农民创业激情日益高涨

近年来,全市组织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百千工程,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家庭农场总数达1923家,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纯收入达到20万元,是普通农户收入水平的2倍以上。农民合作社总数达5318家,合作社社员6.4万户、带动农户20万户,年产值45.4亿元,平均每户每年能增收三千元以上。

通过广大农民的不断努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9元,是1949年的49元增长405.9倍,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69元,是1949年的35元的427.7倍,年均增长9.2%。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5.6%26.9%,较1949年分别下降46.358.8个百分点。

 

(二)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1986年开展扶贫攻坚,到1993年实施农村小康建设,再到2006年启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18大后的精准扶贫,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进入新世纪,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30.05万人减少到2018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下降为0.43%2018年,166个贫困村退出,炎陵、茶陵两个贫困县成功摘帽。五县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80/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扶贫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0开始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开始,株洲市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醴陵荣获第一批全国百强县、第一批全省10强县。炎陵县在小康考核三类县实现程度排名全省第一,株洲市全市提前三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为全省第一批全域建成小康社会地级市。目前全市正持续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努力建成质量更高的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三)农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1、农村文化品牌焕发新的光彩

文化品牌就是区域品牌。随着历史的发展、株洲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民群众从简单、粗糙的田间自由娱乐,发展到场面恢宏、编排精细的大型歌舞;由低俗的、略带封建色彩的恶搞,提升到高文化品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品牌。攸县创新乡镇区域联动文艺巡演活动,形成了湘东文化品牌,使攸县皮影戏名扬中外;炎陵县沔渡镇的客家文化节、平乐乡的桃花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醴陵市的星子灯思情鬼哥的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2、文娱生活迅速走进乡村

70年来,乡村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传统逐步被打破,农民业务生活日益丰富。送戏下乡活动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有戏看的梦想。近年来,株洲将戏曲进乡村和文化扶贫相结合,全市5个剧团每年送戏达到800余场。采取捆绑项目资金建、整合闲置资产建、撬动民间资本建等途径,株洲已新建乡村大舞台”167个,改、扩建乡村大舞台”1400多个,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场地的目标。此外全市持续推进文化惠民设施建设,截止到2018年株洲市建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41个建成农村书屋建设室外健身或文化娱乐活动场所153处,建成农民书屋”180家。

3、健康养生事业迅猛发展。70年来,农民富起来了,对老年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居家养老、乡村幸福院、老年协会等新型养老方式在乡村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当前全市基本养老参保率达到94%,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1.4床,城镇老年协会实现全覆盖,2017年我市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搭建完成,让所有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愿望一步步走向现实,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