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建宁巨变看芦淞

来源:芦淞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9-30 10:08:37  作者:统计局  【字体大小:

建宁巨变看芦淞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系列报告之芦淞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七十之年,忽焉已至。70年,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 70年,建宁大地旧貌换新颜。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芦淞经济社会发展也走过了70年的辉煌岁月。70年来,勤劳智慧的芦淞人民,在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芦淞区委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城镇带动、两型引领、改革创新、民生优先五大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现代化的新征程。

70年,是芦淞综合实力快速腾飞的70年。经济总量大步跨越。共和国建立之初,境内只有一家董家兵工厂,街道破旧不堪,再加上一些零散的前店后厂式手工作坊,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紧扣高质量发展,立足芦淞实际,大力推进富强时尚幸福新芦淞建设,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7亿元,是1990年的536.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9.9亿元,是1990年的3505.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亿元,是1990年的110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344元。产业集群加速壮大一五期间单一的航空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以航空、服饰、新材料为主导的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70年来,芦淞区依托331厂和608所,大力推动航空产业从军用向军民融合发展转变,基本形成了集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尤其是近年来,航空产业发展高歌猛进,被列为株洲·中国动力谷重点打造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两机重大专项落地开工,省内首座通用机场建成运营,涡桨-6发动机成功配装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玉龙发动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家首批、湖南唯一的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2018年,航空城入驻航空类企业达到43家,航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170亿元。服饰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地摊市场起步,经过近40年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服饰物流中心,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女裤名城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围绕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做实做旺白关服饰产业园、大美物流园、洗水工业园、电商产业园和小巨蛋品牌发布中心,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2018年,芦淞服饰市场群成交额超过500亿元。新材料产业方面,华锐、西迪、博欧、神通光电等企业快速成长,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产业支撑点。现代商贸日趋繁荣经过70年的蓬勃发展,芦淞中心广场商圈拥有服饰交易、百货、电子、建材等18类专业集贸市场103个,亿元商场26家,贸易辐射20多个省、230多个县市(区)。特别是汇聚了株洲百货、家乐福、平和堂、王府井、步步高、苏宁云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家,大汉·悦中心成为全市时尚消费热点,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年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芦淞商圈快递集散中心获批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1.2亿元。

70年,是芦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70年。城市空间大幅拓展1997年区划调整时,区辖面积只有66.7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完成白关镇、姚家坝乡和大京风景区的接收工作,区辖面积由66.7平方公里扩大到216.8平方公里。近年来,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多规合一要求,高标准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形成了航空城、服饰城、枫溪新城、京姚慢城和中心商务区四城一中心的发展布局。目前,全区辖7个街道、1个镇、1个风景区,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3A景区。基础设施强势突破解放初期,境内仅有两条街,一条叫正街(解放街),一条叫新街,总长1952米。自1951年株洲建市以来,道路建设稳步推进,沿江路、建设路、人民路、芦淞路等一批主干道相继修建。2001年,芦淞区在原郊区修建的1815线的基础上拉通了建设南路延伸段,2005年又拓宽改造了枫溪大道,实现了芦淞区梦寐以求的向南发展通道。2013年开始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新建或改造芦淞路、株醴路、株董路、天枫路、江渌路等主次干道26条。特别是20179月,中心城区连接航空服饰新城18.56公里的主干道全线贯通,新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意味着新城区迎来了发展大提速的新阶段。同时,中心城区改造提质持续推进,近五年累计改造累计改造小街小巷46条、老旧小区59个、棚户区48个、小游园20个,湘江河东风光带中心段竣工开园。乡村振兴持续升温近几年来,芦淞区大力推进乡村公路三年攻坚计划和农田水利三年攻坚计划,新修乡村道路471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4座,修缮五小水利工程350余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形成了以好棒美为龙头的禽畜产业集群,以江山生物为龙头的木材、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神农米业为龙头的粮贸加工集群,以金禾舜为主体的商贸集群,共打造中国驰名商标4个、湖南著名商标4个、发展国五星旅游与休闲农庄1家,省五星农庄4家,省级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2家。楠木山村、东山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验收,卦石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工作有序推进。

70年,是芦淞改革开放活力迸发的70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70年来,芦淞区始终坚持用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不断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前列。1991年,成立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次年制定关于加速发展区街经济的若干规定,1993年作出了重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当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企业先进单位称号,享有三湘第一掘金名区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芦淞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于2014年成立了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2015年制定下发了《中共芦淞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和具体举措。近年来,重点推进了机构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征拆征收体制改革、园区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了群团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税费体制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等,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芦淞区因商而建、因商而兴,素有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芦淞区吸引了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来此创业,由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镇,发展成为常驻人口29.2万人、流动人口约30万人的繁华城区,被誉为三湘第一掘金名区。近年来,芦淞区致力优化营商环境,密集出台航空、服饰及入园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成功举办通用航空产业高峰论坛,连续举办两届湖南服博会暨芦淞服饰节,并积极参加港洽周、沪洽周、珠洽会、湘商大会、EAA飞来者大会等系列活动,引进了狐轩服饰智能产业园、意法服饰城、锦艺服饰城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赴乌克兰、巴西等国对接通航企业,聘请当地专业招商代表,与巴西圣若赛市航空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70年,是芦淞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的70社会保障扩面提质从建国至今,芦淞区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100%全覆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完成参保缴费2.5万人,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3140智慧人社在全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获省政府表彰。同时,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口帮扶的8个村全部顺利脱贫,助力炎陵县成功通过国检验收。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多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西迪硬质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成为国际首创,易力达EPS产品质量比肩日本同类产品,湖南泛航智能3款产品替代国外进口,南方公司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08两机专项民用涡轴涡桨发动机研制项目获全省重大科技创新优秀奖,中航动力精密铸造参与完成的精铸型(芯)激光烧结材料制备与控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科技创新首次获省政府通报表彰。教育事业欣欣向荣。1949年境内仅有4所小学、1所中学。近年来,芦淞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全省首批教育强区。2018年,全区共有区属中学10所,在校学生7993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24139人;幼儿园9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4111人。医卫水平大幅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前,境内无医疗机构,只有少数药店及私人诊所,民间缺医少药。近年来,芦淞区大力推进健康芦淞建设,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功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三三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经验在全国推介。2018年,全区拥有省直管医院1个、市直管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3个、民营医院7个、村卫生室(所)39个。公共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采用政企共建模式建成了区级图书馆,并对区文化馆进行了提升改造,完成了全区8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和80个村(社区)文化家园的建设,社区文化创建经验登上《人民日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取缔25处非法采洗砂石场,5家服装洗水企业整合入驻洗水工业园,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整治成效明显,湘江芦淞段水质保持II类标准。

昂首迈向新时代,砥砺奋进正青春。芦淞区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不懈奋斗,加快建设富强时尚幸福新芦淞,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成绩。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