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1-5月株洲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来源:株洲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7-20 15:39:02  作者:统计局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开展“产业建设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呈现利润提升、薪酬提升、成本下降的运行态势,但服务业仍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一、运行的特点

  (一)企业利润提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提高5.1元。分行业看,10行业门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利润率最高,为44.1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所有行业中最低,为2.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两个行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利润率有所下降外,其余8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12.1元,增加最为明显。

  (二)职工薪酬提升。1-5月,全市43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5.51万人,增长11.9%;应付职工薪酬13.86亿元,增长17%;人均月薪酬为5034元。其中:人均月薪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分别达到12989元、8905元、6006元、5663元和5198元。

  (三)营业收入下降。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7.85亿元,同比下降4.3%,排全省第13位,比1-2月前进1位。  

    (四)营业成本下降。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6元。分行业看,10行业门类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相对较高,分别为88.7元和76.1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所有行业中最低,为42.4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个行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有所增加外,其余8个行业均减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减少9.7元,下降最为明显。

  二、存在问题

  (一)整体发展不充分。1.企业规模不大。1-5月,全43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为1802万元,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家,不足规模以上企业一成,为3.4%,而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达33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为77.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影响服务业发展。从企业控股情况来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7.6%是私人控股,这些私营企业的规模小,自身实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全市服务业的发展。2.行业结构不优。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个行业,占据主要收入的47.2%。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但是新兴服务业企业数较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只有25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21家,这些创新行业企业数少,对推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发展作用有限。

  (二)部分行业降幅大。受市场需求不旺等影响,部分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呈现下降态势。其中:1-5月,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69亿元、8.62亿元,3.78亿元,1.11亿元,4.18亿元;同比下降33%26.4%18%10.9%4.4%,增速下降幅度较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总量上看,城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59.6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76.6%,县域实现收入仅为18.21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3.4%。但是从企业个数分布情况看,城区企业个数总量为223家,县域企业个数总量为209家,比城区企业个数只少14家,但是实现营业收入总量远远少于城区,县域企业营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建议

  (一)抓责任落实。服务业行业分布广,涉及的部门多,应落实行业主管部门抓发展的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力促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服务业行业、区域发展的短板,采取有利措施,促进服务业行业、区域均衡发展。

  (二)抓企业培育。继续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政策和引导,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一批品牌知名高、竞争力强的服务龙头企业;选择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有潜质、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抓申报入统。各级部门要加大配合力度,对本行业、本辖区范围内服务业单位进行全面清查,对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法人单位督促其如实申报。对经营规模已达到“规上”企业标准,而经营主体仍为个体的经营户,加大“个转企”的工作力度。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