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2020年株洲经济在疫情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

来源:市统计局综合科  发布时间:2021-02-07 15:44:48  作者:刘松林  【字体大小: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好于预期,经济呈现快速复苏回暖,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民生较好保障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回暖势头强劲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市采取一系列纾困惠企措施,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经济增速逐季快速复苏,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全市经济前期震荡下行、中期快速恢复、后期趋于常态,呈现前低后拉、趋稳向好的运行轨迹。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05.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个和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3.3%,二季度增长4.6%,三季度增长6.7%,四季度增长7%。从全年趋势看,经济增幅由一季度低于全省1.4个百分点,上半年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到前三季度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并将趋势保持到全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5.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437.5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412.6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8.2:46.3:45.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二、三次产业稳步回升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2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4%。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蔬菜、油料、旱粮、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稻谷略有下降;牛羊家禽稳中有增,生猪存栏保持较快增长,出栏同比下降;林业和渔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54.7万吨,生猪出栏241.2万头,油料产量 8.7万吨,蔬菜产量330.7万吨,水果产量41.6万吨,基本确保了市场供应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2020年,应对疫情冲击,全市深入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行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三方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17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确保了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回升。从运行轨迹看,规模工业增加值一季度下降7.7%,低于全省5.6个百分点;上半年由负转正增长0.9%,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长3.4%,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到四季度实现全年增长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3和0.3个百分点。从月度增速看,自6月份增长8.5%以来,以后各月增速均保持在7%以上,表明全市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1.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5.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6.3%。

服务业发展逐步回暖。针对疫情影响,全市积极出台“暖企10条”“财政9条”“金融11条”以及促消费系列政策措施,抖音主播带货、网红打卡店等新经济发展迅速,全市2.3万余家企业实现“上云”,全市服务业发展稳步回暖。从运行轨迹看,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4%,上半年增长0.8%,前三季度增长2.6%,到全年增长3.3%,呈稳步回升态势。从行业门类看,11个行业门类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8.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

三、社会需求不断改善

投资驱动发力。2020年,全市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看学议”“集中开竣工”等活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8和2.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自8月份开始一直稳居全省第1位。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4.1%,非国有投资增长11.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7.3%。

消费持续回暖。2020年,全市安排专项经费密集组织“食在株洲”“文旅通”“汽车消费节”“芦淞服饰节直播大赛”等系列活动,拉动全市消费市场快速反弹。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4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收窄9.5个、4.2个和2个百分点。基本民生类商品需求较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7.8%和17.7%。

招商引资较快增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突出稳外资稳外贸,全市成功举办陶博会、服博会、住博会、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等活动,新签约引进项目354个,总投资额1155.5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实际利用内资709.6亿元,增长23.3%,较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新旧动能有序接续。全市坚持创新驱动,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73.9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GDP增速9.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8.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6%,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7.9%,分别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9和2.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4.1%,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91.5万吨标煤,同比下降0.6%。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1034个,较上年增加240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43.1%。产业投资增长1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比58.6%,较上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从投资方向看,全市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境投资分别增长22%、29%和52.3%。

消费升级态势较好。从销售模式看,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4.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7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中高端消费品来势较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0.8%、9.7%和8.4%;汽车销售趋稳回升,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比上半年回升8.6个百分点。

五、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企业效益总体向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自9月份实现转正,利润增速10月份实现转正。截止11月,全市规模工业中 35个大类行业有31个行业实现盈利,占比88.6%,24个行业利润增长,占比68.6%。其中:10个大类行业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0.3%,比2月末降低7.2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稳步下降。

财政收入实现“转正”。2020年,面临化债及减税降费等多重压力,全市狠抓收入征管,千万百计保“转正”,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28.1亿元,下降4.0%。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0.2亿元,下降1.6%。

金融信贷支撑有力。2020年,全市金融系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抗击疫情和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52.8亿元,同比增长8.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27.7亿元,增长16.7%;其中工业贷款余额增长9.9%。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71.1%,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六、“六稳六保”基础趋稳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市围绕“六保”工作方案,把保市场主体作为首要任务,全年新增登记市场主体44573家,同比增加6782家,其中法人企业13158家,同比增加1879家,个体户31415家,同比增加4903家。全市新增“四上企业”700家,同比增加55家。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0.6和0.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涨幅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1%,衣着价格下降0.6%,居住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1.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5.1%。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2020年,全市突出抓好“六位”建设,努力克服减收增支困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年用于民生类财政支出33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1.7%。其中,科学技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45.3%、29.5%和19.4%。

民生实事完成较好。2020年,全市“民生100”工程101项全部完成全年考核目标要求,完成率100%;57项超额完成全年考核目标,占比56.4%。其中:15项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有10项超额完成全年考核目标,占比66.7%,47项市级项目超额完成全年考核目标,占比54.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万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05.7%、121.1%和200.9%。

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73元,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88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0元, 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由2019年的2.15:1缩小到2020年的2.1:1。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明显,“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前实现。2021年,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疫情影响仍未完全消除,经济稳增长基础仍然不牢。全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确保全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