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实录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株洲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8-12-04 11:06:45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一、记者提问:近年来,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取得新成就,两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请问,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下一步将有哪些新举措呢?(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市公立医院管理处龙国锋处长回答)
  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力量,加快步伐,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改革落实落地,让全市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推进:一是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继续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的引领作用,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二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及时出台《株洲市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推动医院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大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我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推动落实106个单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管理。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市级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联动会商机制。全面执行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采购。加强“两票制”落实情况督查,推动“两票制”全面落地。五是加强公立医院监管。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继续加强对公立医院运行情况的监测,促进公立医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着力将公立医院各项运行指标有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
  二、记者提问:今年10月,市卫计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行业部门”,请介绍一下市卫计委在健康扶贫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呢?(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姚智辉回答)
  答:一是坚持“三个精准”,实施分类救治。一是精准识别。2016年株洲率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对全市居民疾病谱进行调查,全面掌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情况,经两轮筛选,2017年精准识别出2.85万余名贫困患者。二是精准分类。按照贫困患者病种及个人状况,将其分为三类(I类为病情不可逆转患者;Ⅱ类为能够一次性治愈患者;Ⅲ类为需长期健康管理人员),截至2018年11月,全市在管I类患者2230人,Ⅲ类患者24161人,Ⅱ类患者2553人。三是精准救治。实行对“I类人员实行兜底保障,Ⅱ类人员实行集中免费救治,Ⅲ类人员实行签约服务长期管理”精准救治。目前,全市累计有2553人Ⅱ类人员接受集中免费救治,救治率100%。4类9种大病患者1215人,救治率100%。慢病患者家庭医师签约率100%?
  二是筑好“五道防线”,落实医疗保障。针对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难的问题,市卫计、人社、民政、财政、慈善等部门共同研究建立了“五道防线”(即: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和定点医疗机构减免)。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零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障。2017年全市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2.67%,位居全省最高。民政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的医疗救助实现了全覆盖,并提高了救助额度。各县财政还为贫困人口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实行“扶贫特惠保”政策,并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进行二次补偿。医疗机构对4类9种疾病患者给予减免自付部分50%,对Ⅱ类患者给予垫付或全额减免,绝不让贫困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得不到救治。今年1-11月下旬,各县市累计救治患者25017人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91.71%。
  三是注重创新管理,确保扶贫成效。我们认为,要确保健康扶贫工作能形成长效,其中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基层的服务能力。因此重点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和对口帮扶力度,着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创新管理、主动作为。一是实施巡查暗访机制。我们经常性与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组成联合督查组重点对各县的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暗访,并督促及时整改到位,让健康扶贫工作措施真正落地。二是引入社会扶贫机制,多方筹措健康扶贫资金物质。截至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和系统职工共捐款6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健康扶贫是个系统工程,脱贫攻坚不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联合各部门,再接再厉,担当作为,在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基层能力提升等方面成效持续发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株洲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记者提问:40年来,我市推进计划生育政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积极努力,请详细介绍相关成就。(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世文回答)
  4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统筹全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坚持将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自1990年以来,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始终坚持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责任制。
  经过40年的努力,株洲市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出生率由改革开放初的30‰左右下降到11‰左右;总和生育率由改革开放初的5.7下降到1.7。40年来,全市累计少生160多万人,节育社会抚养成本超过650亿元,大大减轻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
  特别卫生计生合并以来,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在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上,更科学、更便捷,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有效保障了孕产妇健康。在家庭发展上,不仅对各类奖励扶助标准进行了提标,还在公立医院开辟了计生特殊家庭“绿色通道”、并对住院对象进行津贴补贴。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有效实现了均等化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在人口基础数据上,建立完善了全市全员人口服务管理平台,为加强人口数据监测、分析人口形势提供了强力保障。
  四、记者提问:儿童预防接种事关每个小孩健康,一直是社会尤其是家长们的关注重点,今年恰逢国家实施免疫规划40周年,请详细介绍株洲的做法和成效?(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建军回答)
  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对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四苗”实行免费接种。1992年国家把乙肝疫苗 <>纳入免费接种范围。2007年,国家启动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在原有的“五苗防七病”基础上增加到14苗防15种传染病,其中儿童免费接种能预防12种传染病的11类疫苗。
  40年来,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提高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水平。一是抓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全市设有140家预防接种门诊,实现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覆盖,建成示范化门诊11家,规范化门诊99家,合格门诊30家;二是抓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覆盖疾控机构、助产机构、接种单位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儿童从出生为起点的全过程管理,并做到儿童接种信息全省共享、疫苗运转与接种全程溯源管理,全市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16家。三是抓接种安全质量管理。预防接种人员做到全员培训并执证上岗,严格执行接种规范,强化知情告知与健教宣传,确保安全注射率100%,无接种事故发生。
  40年来,我市儿童免疫规划成效显著,成功消除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连续24年无白喉病例发生;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9.88%(从1981年的146.72/10万下降到2017年的0.17/10万),没有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百日咳发病率下降了99.66%(由1982年的29.59/10万下降到2017年的0.1/10万); 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下降了99.90%(由1987年的87.16/10万下降到2017年的0.08/10万,其中全人群乙肝发病率从1980年的123.26/10万下降到2017年的71.69/10万)。其他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持续降低。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