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实录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答

发布时间:2018-11-29 10:51:46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问题一:今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17座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市成功入围。请介绍一下,下一步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调研员邓冬明回答)
  答:今年9月由市科技局牵头制定了《株洲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方案确立了“五大原则”,即坚持开放创新、资源集聚、产业优先、价值提升、协调推进。
  部署3年计划,力争2年夺牌;依靠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等措施,完善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社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蔚然成风的目标。
  主要任务是突出抓好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创新、创新人才培育、知识产权示范、特色园区建设、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推进、开放协同创新、民生科技引领、创新文化推广“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800亿元,新增科技型企业30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超过130家,创业孵化平台超过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4%。
  我们将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主抓手,全面构建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多元投入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把株洲建成中部地区极具竞争力、全国一流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问题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那么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您认为我们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副局长杨洁回答)
  答:株洲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地推动全市重点产业的发展。
  近两年共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87项,其中新注册企业82家,总投资过亿元的30余家,项目总投资额达80亿以上。株洲市对这些项目高度重视,对其中97项进行了资助,资助总额达4000万元。
  具体开展了以上工作:一是强保障、优环境,提升合力促转化。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百项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局内成立成果转化工作小组,经信、发改、商务、园区、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调度服务,解决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落地。出台了《株洲市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和《株洲市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将成果转化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二是走出去、广对接,紧扣需求促转化。加大优势产业与科研院所对接。先后赴清华大学、中科院、北航、中南大学、哈工大、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大等国内著名院所开展对接,就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项目进行洽谈。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培训班,包括40余家企业负责人在内的12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三是借东风、引平台,整合资源促转化。积极将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与重大活动、重要会议进行结合,通过签约活动、奠基授牌等方式促使项目落地。通过品牌赛事(如创新创业大赛等)扩大成果转化影响。积极开展产业对接、投融资对接等沙龙活动,解决项目发展实际问题,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
  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一是巩固“百项成果转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实现规模10亿元的科技成果基金落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商品化、产业化。二是制定株洲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加快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1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家以上。
  问题三:“创新驱动,开放崛起”,关键在人才,胜券也在人才。人才是创新驱动战略中的第一资源。请问近年来,株洲市是如何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核心推动作用的?(副局长龚道富回答)
  答: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坚持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30条措施》为指引,加快“人才第一资源”向“创新第一动力”传导。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搭建科技平台、实施科技项目等举措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形成了科技人才在株洲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强力支撑株洲经济发展。
  一是出台配套政策激励人才。按照株洲市人才新政30条,今年市委人才办联合市科技局出台了《株洲市顶尖人才引进工程实施细则》和《株洲市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细则》,并配套人才专项经费2000万元。今年以来,我市共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59人,其中院士8人,博士115人。2014年至2017年共评选了领军人才91名,2018年已提交建议入选名单30名,我市领军人才队伍将突破100人。出台了《2018年株洲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株洲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服务评价管理和补助实施细则(试行)》、《株洲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株洲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办法(试行)》。通过以上政策的实施,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激发人才活力。
  二是搭建科技平台服务人才。指导企业组建省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全市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达191家,其中国家级3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24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达10家,其中国家级6家;成立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株洲分中心。今年向中小企业派驻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321名,组成茶陵县和炎陵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为茶陵、炎陵选派省“三区人才”36名。科技平台的丰富多样,为我市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培人才。今年,我市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申报了23名省级科技创新人才、争取了13个科技创新项目进入省产业项目建设年“五个100”工程。获得部、省科技计划立项114项。11月,市委人才办联合市科技局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株洲市产业项目建设年科技创新人才暨成果转化培训班,来自科技部门、园区、企业等共70人参加。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柔性引进专家教授40余名。
  问题四:40年来,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请问在促进研发投入方面,政府开展了哪些引导支持工作?(副局长杨洁回答)
  答: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占GDP之比,是衡量一个地方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稳固上升,2017年占GDP比重达到2.03%,比上年增长了0.16个百分点。2018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占比目标为2.3%,预期绝对值将超过65亿元,在全省稳居第二位。
  近两年来,为促进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率先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普惠政策,出台了《株洲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在加大各种形式的激励补助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面向企业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研发投入奖补。指导297家企业在省科技厅信息系统中进行研发准备金备案,其中112家规范入统且明显增长的企业争取到5570万元省财政奖补资金。另外,将对112家企业研发管理部门及具体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二是实施项目备案制度。以新上线的“株洲市科技计划管理系统”为平台,全面实施企业研发活动项目备案制度,引导企业开展研发项目管理,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归集水平。从7月10日新系统启动备案程序开始,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430家企业的726个项目进行了市级平台备案。
  三是实行研发经费管理试点。通过调研走访,针对相对薄弱、潜力大的中型骨干企业,在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了“研发经费管理试点”项目,通过个性化、专业化的试点辅导,全面提高研发活动绩效,强化研发经费归集统计。
  四是开展研发投入归集管理培训。联合市统计局、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分批次开展研发投入归集管理培训。通过培训,争取2018年度规范入统企业超过400家,大中型企业R&D统计核查错失率明显降低。
  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争到2020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9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达到2.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入研发活动统计的达到10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
  问题五:近年来,株洲高新技术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请问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我市有哪些重大举措?(调研员邓冬明回答)
  答: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规模扩大、占比提高、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一是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创新型企业发展迅速。二是着力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换代升级步伐加快。三是积极指导支持省级非高新园区转型升级,今年已推荐两个园区申报省级高新区,我市省级高新区有望实现零的突破。
  2.大力培育高新企业。一是科技、税务部门协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仅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税额6.16亿元,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税额4.78亿元。二是制定培育和发展高企的政策措施,市、县两级均设立专项,对通过认定的高企实行后补助,近两年兑现补助超过1500万元。三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为重要抓手,加大高企培育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扩大培训辅导面,利用视频技术培训的做法得到省科技厅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截止目前,全市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55家,今年全市有效高企总数有望突破400家。
  3.大力推进科技攻关。一是积极与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院所承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项目,近三年成功争取并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328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7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7项,争取资金超过200亿元。二是围绕“中国动力谷”“3+5+2”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一批市科技专项,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增派工业科技特派员,推进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