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实录

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及休耕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问答

发布时间:2018-10-29 18:33:52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一、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及休耕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做法与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农委的充分肯定,请问株洲主要成功经验有哪些? (陈艳娟)
  答:株洲种植结构调整及休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任务,经过大半年艰辛探索,我们的体会主要为“四个注重”。
  1、注重调整效益,狠抓高效模式和作物宣传推介。结构调整要实现“调得下、稳得住”目标,必须坚持市场主导,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调研,我们向全市推介了五种高效种植经营模式:一是以湖南新金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瓜蒌种苗、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全链条模式;二是以醴陵汇泉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红薯生产、烘干、加工和生物燃料制作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三是在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的都市农业三产融合模式;四是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推广的莲鱼共生、立体种养模式;五是基地+窗口的自产自销模式。
  2、注重调整质量,狠抓栽培技术措施落实。针对种植结构调整作物种类多、种植经验缺、牵涉人员广的特点,我们从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和机制入手,加强了结构调整的农民技术培训和生产技术指导。创新服务模式,组建226人的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深入一线现场指导1452人次,组织观摩交流学习,开展操作技术培训。市种植结构调整办公室邀请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专家开展“种植结构调整专家教授株洲行活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技术读本》免费发放到各经营主体。
  3、注重产业培植,狠抓农业品牌创建打造。要实现结构调整的稳定、高效,必须从培植产业链入手。市财政正在安排调度资金,专门用于扶持产业链建设,我们不是按任务面积简单补贴到涉调主体,而是采用项目申报制,鼓励和扶持有生产规模、有技术支撑、有市场前景的业主开展产业链建设项目。
  4、注重产销对接,狠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避免出现结构调整的农产品积压,我们未雨绸缪,宣传在先、预防在先、举措在先,举办特色鲜明的瓜蒌节、荷花节、菊花节、油葵节、龙虾节、百香果节等节会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和潜在客户到种养基地参观,加大市场开拓和招商引资、产销对接力度。
  二、开展种植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胡湘生)
  答:种植结构调整涉及全市70%的乡镇、办事处,会触及近100万农民利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困难很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解决好了这些问题,真正做到“农民满意、业主有盈、产品安全、市场认可”,才能在这场艰难的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种什么。我市种植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依托传统、紧盯市场、优化结构、调高效益”。前面两句,回答的就是种什么的问题。农业是一个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人们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需求品的过程。自然资源排在首位的就是温光水。温光水资源随着纬度的变化、海拔高度的升降都会发生变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人类的栽培作物,都有它的适宜区和非适宜区。如荔枝适宜区是南方,炎陵黄桃理想的种植地是在海拔300-400米以上的山区,这些自然规律必须遵守,否则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蒙受巨额损失。引进外地作物在我市种植时应当坚持先试后推的原则,同纬度、同海拔的地区引种,可以步伐快一点。省农委和株洲市农委都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指导经营主体科学改种作物,并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向优势作物发展,逐步培植株洲新型的农业产业。在今年的调整作物中,大豆面积最大(59659亩),其余万亩以上作物依次为油菜(38171亩)、湘莲(23519亩)、浅水养殖(莲鱼套养10030亩,养虾9813亩)、玉米(19754亩)、花木(16051亩)、高粱(16011亩)、瓜蒌(15160亩)、蔬菜(13596亩)、水果(11707亩)、红薯(10885亩)。
  2、怎么种。株洲是水稻传统生产区,农业部门的技术队伍、农民的耕种技术都是以水稻生产为中心。短期内,较大规模改种其他作物,经营业主和技术人员对新型作物都会面临很多新的技术问题。我们在调研过程中,80%的种植户有学习新型作物种植技术的愿望,希望得到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快速作出了反应,编写了《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技术读本》,先后多次聘请省级有关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在省农委的支持下遴选了4个有一定基础的种子种苗生产企业,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施和技术升级,搞好作物引进、品种筛选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和攻关,为株洲农业的产业转型作好技术后盾。
  3、如何销。农业生产周期长,为了做到产销顺畅,各县市区狠抓了招商和产业链的打造、扶持,并先后主办了荷花节、菊花节、油葵节、龙虾节、百香果节等产销对接活动。利用微信朋友圈等现代信息平台,加强改种作物农产品的宣传。如炎陵为搞好黄桃销售,政府出面打造地方品牌,加强与物流衔接,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新型经营主体在株洲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你们是怎么做的?(王佑云)
  答:种植结构调整,主体是经营业主。遴选好经营业主,采取适宜的经营模式,是政府抓好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以往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发挥他们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高,可以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培植与发展,推动农业品牌的打造与创建。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措施,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结构调整工作,主要引导激励措施是“四个做好”:
  1、做好宣传招商。由于我们在启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伊始,就明确了思路,确定了方针。始终把做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宣传招商摆在所有工作的首位,组织精干力量,扎实有序地推进此项工作,变“要我调”为“我要调”。目前多数经营业主已把这次结构调整看作是一次创业机遇,积极筹备,勇于投入。如攸县疏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购置国内先进一流的玉米耕种和收割加工机械设备,流转土地6500余亩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青贮玉米生产加工基地。醴陵市新金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投资4000万元,流转耕地3200亩,建立瓜蒌种苗生产、种植及加工基地。株洲县明杨牧业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四季水果采摘园等等。据统计全市今年撬动社会投资近6亿元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2、做好技术指导。为提高业主的栽培管理水平,我们成立了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专家服务团,编写了《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政策读本》和《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技术读本》,免费发放到各经营主体,加强对参与结构调整农民的政策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瓜蒌、玉米、荷花、大豆、桑蚕、菊花等示范基地的经营业主,都从相应作物主产区聘请了技术顾问,制定了栽培管理技术方案,严格按照优质高产要求落实技术措施。
  3、做好产销对接。结构调整要实现“调得下、稳得住”目标,必须坚持市场主导、效益优先的原则。为避免出现大面积产品积压,我们未雨绸缪、措施在先,协助经营业主举办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玫瑰节、瓜蒌节、荷花节、菊花节、油葵节、龙虾节、百香果节等节会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和潜在客户到种养基地参观,加大市场开拓和产销对接力度。
  4、做好政策扶持。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办法,安排专项资金,对有一定规模、效益较好、技术措施及生产管理到位的示范片进行认定、授牌和奖励。茶陵在结构调整工作中设立了规模奖,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结构调整;醴陵为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将参与结调的规模经营主体纳入财政担保贷款体系,按1000元/亩标准提供贴息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0万元,今年已发放担保贷款3000余万元。良好的政策扶持使新型经营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四、下阶段种植结构调整,你们将如何应对?(胡湘生)
  答:我市的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群众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问题,诸如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作物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产业链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结构调整的技术人才不足问题、市场风险的防控问题、改种作物的保险问题、农机购置的补贴问题等等,急需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此,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强化政策扶持。结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支持。调研发现,今年结构调整种植一年生作物的经营户亏损比例大,大多数经营业主计划明年改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但普遍感到资金紧张,来源渠道有限,所以政府的资金补贴年限应当延长,才能更好的激发农民的改种积极性。农业保险、贷款贴息、农机补贴、农业产业链扶持等相关政策也应当尽快配套,这需要各级政府全面统筹。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农委也在积极行动,下周就会进行专题调研。
  2、强化技术培训。结构调整后,由传统的水稻种植改为高效经济作物和浅水养殖,各级农业部门技术储备不够,难以胜任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职能,我们将加强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联系,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种植结构调整要想有效益、稳得住,关键还在产品的加工营销增值、三产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将积极争取,从结构调整资金中切出一块来,专门用于产业链建设,扶持各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