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实录

“砥砺奋进的五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7-10-12 17:16:25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1、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请问,近五年我市经济运行最突出的亮点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株洲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祖德)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通过大刀阔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虽然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正在迈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为“一升两降”: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8.2:60.3:31.5调整优化为2016年的7.9:53:39.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2年提升7.6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分别回落0.3个和7.3个百分点。2016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0.02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11.6亿元,超过第二产业12.3亿元;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96.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8.6%,较2012年提升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五年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3.6%、9.2%和11.5%。
  二是工业内部结构改善。主要体现为“三个提升”:一是2016年全市工业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24.9亿元,是2012年的1.2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9%,较2012年提升0.8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23.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5%,较2012年提高11.8个百分点;三是高加工度行业增加值518.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7.8%,较2012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调优。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发展,贡献提升。2016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6.41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8.3%提升到2016年的16.8%,贡献率实现翻番。二是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比提高。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分别为14.5%、14.3%、15.0%和16.1%,都明显高于GDP年均增幅,2016年上述四个行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3%、7.1%、9.3%和6.6%,较2012年提升0.7个、0.7个、2.9个和4.2个百分点。
  四是投资结构更加合理。主要表现为“两升一降”:“两升”一是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341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占固定资产投资比达57.2%,比2012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100.6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3%上升到2016年的4.3%;“一降”是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2年的30%下降到2016年的13.2%,回落了16.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在不断下降。
  2、我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请问近五年我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株洲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祖德)
  答:五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取得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快于城区。2013-2016年,县域经济年均增长9.6%,高于城区年均增幅0.2个百分点。县域、城区经济结构比由2012年的50.2:49.8调整为2016年的52.7:47.3,县域经济占比较2012年提升2.5个百分点。
  二是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五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通过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中期评估,全市已建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1%,较2012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
  三是全面小康建设提速。2016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7.1%,较2013年提升了1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县域中株洲县提前实现全面小康,醴陵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73位,攸县保持全省“经济十强”,茶陵县、炎陵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
  四是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深入推进“7+6”精准扶贫计划,大力实施“民生100”工程,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产业体系,推进优势产能向县域转移布局。2013-2016年全市共减贫11.21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19元,比2012年增加5947元,年均增长11.4%,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城乡医保、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
  3、从发布数据看,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实现稳步增长,请问这五年来我市居民收入主要增长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 (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谭耀文)
  答:十八大以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16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62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8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9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1.4%。居民收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资性收入对增收贡献最大。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931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6.4%,年均增长贡献率达到3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321 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019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8.8%,工资性收入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动力。?
  二是经营净收入大幅增长。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53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866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23.5%;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573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7.2%。
  三是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246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380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82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8%。
  四是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31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7261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745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5.5%。
  4、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十八大以来我市的整体物价情况? (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谭耀文)
  答:十八大以来,我市物价水平呈现以下几方面的运行特点:
  一是价格整体温和平稳上涨。2013-2016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2.1%、2.2%、1.7%和1.8%,涨幅分别在3%以下运行,且价格波幅在[0.1,0.5]震荡,表现出温和上涨、平稳运行态势。
  二是八大类价格“六涨二跌”。其中“六涨”是食品类、医疗保健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年均分别上涨3.5%、2.5%、2.4%、2.1%、1.6%和0.9%。“二跌”是烟酒及用品类和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5%、0.4%。
  三是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2013-2016年,我市食品类价格年均上涨3.5%,较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涨幅居首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在食品类价格中,鲜菜价格年均上涨7.9%,猪肉价格年均上涨6.3%,水产品价格年均上涨4.4%,鲜果价格年均上涨3.2%。
  四是服务项目价格增长较快。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影响,服务类价格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特别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项目涨幅较大。2013-2016年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2.6%、4.4%、1.6%和2.1%,年均上涨2.7%,较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0.8个百分点。
  5、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转型发展卓有成效,但经济增长压力仍然不小。请问2017年我市经济是否有望延续十八大以来的稳定增长?(株洲市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庄云庭)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年均增长9.6%(2013-2016年的年均增幅),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态势,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在新常态下我市仍然面临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实体经济比较困难,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新旧动能转换尚显不足等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巩固,年内有望延续平稳发展势头,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复苏。从国际形势看,2017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势头有所增强,世界银行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回升到2.7%,高于2016年的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期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好于上年。从国内形势看,随着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成效的逐步显现和政策红利,今年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改善,工业生产保持平稳,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就业持续向好,进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二是基础较稳。从需求方面看,上半年全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8.4%,快于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将会助推消费升级;1-8月我市进出口总额增长34.1%,也表明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需市场企稳向好。从就业看,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且近几个月呈现回落,也表明实体经济向好、经济稳定态势良好。从先行指标看,9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达到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为2014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非制造业扩张动力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处于多年来较高水平。
  三是活力增强。在“一带一部”和中部崛起战略带动下,我市“一谷三区”建设步入正轨,经济倍增效应将可能得到进一步释放;服饰产业博览会、陶瓷产业博览会、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等大量会展经济将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上,1-8月全市新增“四上”企业个数达到143个,稳居全省第3位,累积了经济新增因素。
  从以上三方面看,我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后期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