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词

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吴安浩

发布时间:2019-08-29 16:47:47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各位媒体记者及社会各界朋友:
  大家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对株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很荣幸能借此机会与诸位一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株洲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介绍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成果。
  解放初期,全市仅有在校学生72669人,教职工4999人。1951年,省内第一所技工学校创办。1952年,城区第一所幼儿园开办。截至2018 年秋季,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学校 1700余所(未含教学点 257个),其中幼儿园112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未含教学点)514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高中学校38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等教育机构 11 所。在校学生739298人,在职教职工56229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株洲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工作持续加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70年。回顾70年,株洲教育有着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尤其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株洲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发展,在教育管理、基础教育、幼儿特殊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 10 项工作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督学责任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阳光服务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2015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实现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教育强县(市、区)验收,获得“教育强市”申报资格,率先实现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成果。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均办出了特色,提升了水平,基本满足了群众“有学上”的愿望,“上好学”的愿景逐步变成现实,教育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部分指标领先全国水平。
  70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各类教育统筹发展、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公平有效推进、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党建引领成效显著等七大良性发展态势。
  各类教育统筹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2018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08%,超全国平均水平14.48%。采取送教到乡、结对帮扶、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评选、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等措施,提升了学前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致力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69%,超全国水平4.84%,小学辍学率为零;一批优质教育品牌学校辐射带动了一批相对薄弱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30%的薄弱学校。高中教育特色多元,以“多元导向,目标管理,分类评价” 为发展路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中教育格局已经形成,多样化优质化发展已成新常态。产教融合深入推进,“普职融通”开全省先河,搭建了人才培养“立交桥”;2018年11月30日、12月1日,《中国教育报》连续两天头版推介株洲“产教融合”经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2018年,湖南工业大学晋升为一本院校。平均每万人口有在校学生455人。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出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机制。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至2018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0.11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加到14300元,年均增长8%以上。经费投入的加大使得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各县市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实施学校项目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办成了一批社会普遍期待的教育实事。在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15年,全市所有乡村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收官,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化率达61.68%。在城区,投资7亿多元的株洲市二中新校址于2014年秋季正式办学;同年,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校区;投资1.5亿多元的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17年秋季顺利开学;2018年11月30日,市南方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2018年秋季,随着市属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市职工大学、市幼儿师范学校搬迁进入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城,共有9所院校入园办学,总投资逾100亿元的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基本建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职业技术创新创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
  教育公平有效推进。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前提,教育公平与否,事关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幸福。近年来,为实现教育公平,我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2015年,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 781 所,在全省率先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化解大班额,压缩大校额。2018年6月,株洲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消除大班额协调小组,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至2018年秋季,大班额消除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没有新增大班额的前提下,消除超大班额319个,超大班额实现“清零”,消除大班额795个,全市大班额比例从2017年底的15.67%下降到2018年底7.13%。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教育扶贫的宣传,开展教育扶贫“清零”专项督导,组织教师“手拉手”帮扶,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全市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市教育局获评市委市政府先进行业扶贫单位,醴陵教育精准扶贫获得《人民日报》点赞。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现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全覆盖。2018年,全省首个“特教职高班”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办,打通了心智障碍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通道。坚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小学、初中无差别政策,至2018年秋季,城区共接收67915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免费、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建设了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资助体系,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2018年,全市共资助贫困学生189587人次,总金额13082.6万元。落实“补天窗”政策,对非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及非普惠园的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金额1806.96万元,33417名学生受益。智慧教育快速推进,“株教云”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全市中小学校无线网络城区覆盖率达100%,县市覆盖率超过70%,市直学校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同城一堂课”,使优质教育资源能以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株洲是全国 20 个“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是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百强城市”,这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较好体现。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4所,年职业教育培训人数10.1万。5 所高职学院中,4 所是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21 所中等职业学校中,5 所是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 所是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9 所技工院校中,有 4 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6 所省重点技工学校。2018年,全市有 1 个国家精品专业,2 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5 个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7 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性特色专业。
  近年来,我市实施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评选 10 个校企合作示范企业,组织百名能工巧匠进职校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推动千名教师进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万名蓝领精英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培训“1221 ”技能提升等项目,评选了 30 名市级技能大师,在企业建立了 14 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骨干职业院校牵头成立了 11 个职教集团,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确定了 10 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 4 个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向企业劳动者和院校师生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实训、职业资格鉴定、生产实践等公共服务。
  株洲职业教育在全省有地位、有影响。2017 年,株洲成功举办全省产教融合现场交流会。在2017 年全省中职教师信息化大赛、学生“文明风采”竞赛中,株洲市摘得团体总分桂冠。2018年,株洲承办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总结交流会和全省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除加大经费投入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开展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正向激励,先后涌现出熊光亚、马安健等一批“行为世范”者。
  教师队伍建设须严把“入口”。我市进一步规范教师招聘,教师“退一补一”的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拓宽乡村教师来源,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公费师范生逐步成为乡村教师的主要来源。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 99.8%、99.8% 和 98.6%,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层次学历的比例大幅度提高,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明显加强。
  我市不断加大教师培训,推动教师交流,教师培训也实现“互联网+”。高端培训进高校,引领培训到基地,全员培训在学校的格局已形成,每年有超过10000余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育培训。
  近年来,我市教师待遇基本保障,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2018年,为符合条件的14881名教师发放乡村教师补贴和罗霄山片区教师人才津贴共计4273万元。全市357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专项津贴。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历经70年,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开花。学生学业水平、学科奥赛、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也在全国、全省享有盛誉。
  2017年市教育局机关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株洲市二中、醴陵姜湾小学获得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8年,把德育工作与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受到市委充分肯定,特别是校园“创文”获中央文明办点赞推介。市教育局获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赛事、科技创新大赛等所获奖项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13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3场次“咱们教育有力量”艺术展演精彩纷呈,“圈粉”超过45万观众,好评如潮;心理辅导教师基本覆盖到所有中小学,心育工作成为全省典范。民办教育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全覆盖,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选择教育资源需求。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全市超过80% 的街道(乡镇)建立了社区学校,形成了包括1 所社区大学、9 所社区学院,112 所社区学校和 156 个社区学习中心在内的社区教育网络。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18-2022年)》,设计好路线图及任务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近三年进行党员与骨干教师“双培养”146人。深化党建与教育文化融合,15所直属学校建成党建“一校一品”。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组织生活质量全面过硬,党员教育管理全面进步。完成全市民办学校党建“双覆盖”,76对公办民办校帮扶共建,民办学校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教材教辅、教育扶贫和违规补课等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党纪党规,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建国70年来,株洲教育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的步伐不断加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株洲教育正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努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迈入历史新征程。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