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之家

当前位置: 彩票之家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 背景资料

“砥砺奋进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词

来源:株洲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7-09-28 16:00:08  作者:李勇谕  【字体大小: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株洲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践行“四个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1142”总体思路为统领,戮力同心、迎难而上,开创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进中争先的良好局面,彰显了长株潭城市群“核”的担当和作为。
  一、砥砺前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株洲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逆势实现稳增长,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个“稳增长”先进地市之一。
  主要指标成倍增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9.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3个和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迈上2000亿、1000亿和300亿台阶,为2012年的2倍、1.4倍、1.5倍;人均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加大创新供给,株洲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6+4”政策、“创新10条”等系列政策相继落地,2016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47.3亿元,是2012年的3.5倍,年均增长36.8%。推动“双创”行动,发展“四众”新模式,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等一批“众创空间”加速成长,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为湖南唯一入选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加速创新转化,世界首台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国内首列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等一批高端技术、新产品在株洲诞生,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8%提高到55%。
  全面小康取得突破。坚持分类指导,2016年株洲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7.1%,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2,全面小康综合奖全省排名第一。坚持协调发展,39项小康指标中29项实现程度达到100%,全市9个县市区平均实现程度达到91.2%。坚持重点突破,天元区、石峰区、芦淞区、荷塘区和株洲县提前达标,其中,芦淞区、荷塘区获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醴陵市、攸县获全面小康经济强县。
  二、精准施策,产业转型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株洲始终坚持以振兴实体经济为核心,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2016年株洲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被国务院通报表彰。
  结构调整蹄疾步稳。全面实施工业“1093”行动,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总量由全省第六前进到第三。全面推进14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32.9%提升到49%。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十百千”工程,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由7.3%提高到9.3%。
  产业体系加速重塑。围绕动力产业高端发展,着力构建“3+3+1”产业体系,“株洲?中国动力谷”引起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先后获批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投资200亿元的两机重大专项落户株洲,北汽株洲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推进陶瓷、服饰和烟花等传统优势产业与信息化相结合,入选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球第一条组合烟花自动化生产线在醴陵下线。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在关键技术、融资体系和区域产能合作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相关企业达到44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7%。
  转型基础逐步夯实。狠抓项目建设,突出重点产业发展和社会投资拉动,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00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 IGBT、长城电脑、醴陵旗滨玻璃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市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制造专项,5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14个项目入选湖南制造强省重点项目。狠抓园区发展,大力实施园区“223”工程,全市10个创新创业园区实现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平台全覆盖,园区以不到全市0.7%的土地,承担了全市70%左右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园区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稳居全省第2。狠抓企业帮扶,围绕拓展产品市场、提升管理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要素保障五个方面,精准帮扶企业,得到了国务院减负办的肯定,并在全国推介。
  三、久久为功,城乡面貌焕发新气象
  五年来,株洲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突出城乡统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镇空间有效拓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区建成区从112平方公里扩大到138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从255平方公里扩大到337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由59.1%提高到63%。合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县域崛起,株洲县撤县设区、攸县撤县建市方案已上报国家审批,醴陵全国百强县排名第82位,攸县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加大特色村镇建设,酒埠江、白关、白兔潭等一批特色镇建设加快,成功创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醴陵珊田村、石峰兴隆山村入选2016年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统筹推进市域“五张网”建设,深入实施城区“四大行动”,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221万千瓦,天然气气化率达96%;沪昆高铁、衡茶吉铁路和平汝、垄茶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铁路、通高速、通燃气;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改善,解决了10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湘江风光带、云龙大道、湘江六桥、神农城、职教城、株洲垃圾焚烧场和智慧株洲等一批重大城镇基础和公共设施投入使用,拉开了城市框架,增强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
  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大力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市级领导及工作组进驻清水塘一线办公,攻坚力度空前加大, 2018年老工业区核心区范围所有企业将全面关停。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湘江株洲段水质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深入开展“蓝天碧水青山净土”行动,所辖5个县市全部为国家级或省级卫生县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3天,株洲绿色发展底色更为浓厚,“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生态目标日渐清晰。
  四、勇于变革,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年来,株洲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挖掘发展潜能,厚植发展优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公布“三清单一目录”,行政审批事项由302项减至12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类别全面取消。大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建设领域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0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70个工作日内,全市建设领域投资审批管理创新、荷塘区“一门式”服务平台创新荣获全省十大管理创新奖。
  供需两端不断发力。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2016年以来,共退出钢铁产能85万吨,关停退出煤炭、烟花爆竹企业163家,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近35亿元,完成政府存量债务置换198亿元,房地产去化周期大幅缩短,市本级综合债务率、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亏损面有效降低,非公、开放、三产、县域等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开放空间不断扩大。着力搭建开放平台,积极打造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服饰文化、陶瓷博览会等 “五张名片”,相继获批国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铁路综合口岸,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加速显现。大力实施引资引技引智行动,与100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株投资的世界500强和央企达到40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8%。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全市140多家企业与国外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成功并购欧美优质企业13家,轨道交通装备、硬质合金、陶瓷等一大批株洲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
  五、情系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新福祉
  五年来,株洲始终坚持以民生民利为根本,着力实施“民生100”工程,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70%以上。
  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紧扣2017年脱贫目标不动摇,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大力实施精准脱贫“七大攻坚行动”和基础设施扶贫“六大工程”,加快城市支持农村“四大基地”建设,全市166个贫困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格局,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8.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12%,城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力织牢民生保障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全覆盖,城乡医保、低保扩面提标,低收入群体水电气、医疗、有线电视等价费优惠幅度全省最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以创业带动就业,建成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获评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两房两棚”、“两供两治”有力推进,建成3.3万套保障性住房,改造农村危房2.6万户、土坯房1.55万户,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稳居全省领先水平。
  努力扩大公共服务面。稳步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在全省率先通过教育强县(市区)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破除“以药补医”,新农合参保稳定在97%以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表彰,被誉为“医改株洲模式”。加快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大剧院、博物馆、方特梦幻王国等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关爱!谢谢大家!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